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扫 → 埽扫”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洒扫(灑掃)  拼音:sǎ sǎo
洒水扫地。《礼记。内则》:「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三国演义》第六○回:「奉兄长将令,为大夫远涉风尘,令关某洒扫驿庭,以待歇宿。」
《漢語大詞典》:洒埽(灑埽)
见“ 洒扫 ”。
《國語辭典》:洒扫(灑掃)  拼音:sǎ sǎo
洒水扫地。《礼记。内则》:「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三国演义》第六○回:「奉兄长将令,为大夫远涉风尘,令关某洒扫驿庭,以待歇宿。」
《漢語大詞典》:备洒扫(備灑掃)
见“ 备埽洒 ”。
《漢語大詞典》:备埽洒(備埽灑)
亦作“ 备洒扫 ”。 古代谓纳女于大夫为妻。礼记·曲礼下:“纳女……於大夫曰备埽洒。” 唐 沈亚之 《秦梦记》:“寡人有爱女,而欲与大夫备洒扫,可乎?”洒,一本作“ 洒 ”。参见“ 备百姓 ”。
分類:纳女大夫
《漢語大詞典》:相门洒埽(相門灑埽)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 ,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 齐 相舍人门外……於是舍人见 勃 曹参 ,因以为舍人。”后因以“相门洒埽”形容干求有术。 清 钱谦益 《吉水公总宪诣阙》诗:“世路揶揄诚有鬼,相门洒埽岂无人。”
分類:干求
《漢語大詞典》:洒扫应对(灑掃應對)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 朱氏 之学则主於下学上达,必由洒扫应对而驯至於精义入神。”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洒扫应对,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