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冷流
固体在常温下的粘滞性流动
固体在承受压力下的畸变,尤指当除去压力时还不能回复原来尺寸的固体畸变
《漢語大詞典》:流淌
液体流动。 郁达夫 《采石矶》:“回想到自家的现在被人家虐待的境遇,眼泪只是陆陆续续的流淌下来。” 柯岩 《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在学习和锻炼中,她们满怀着希望,汗水像雨水似的流淌。”
《國語辭典》:洋流  拼音:yáng liú
大洋里大规模的海流,方向大多稳定不变。环绕大洋的主要洋流,是因风系的盛行风长期吹送而生。一般在大洋的西侧,洋流较强,例如黑潮。
《漢語大詞典》:游业(游業)
流动的职业。如行商等。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
《漢語大詞典》:浟溶
水流动貌。 宋 林逋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诗:“水天相映淡浟溶,隔水青山无数重。”
《國語辭典》:杂音(雜音)  拼音:zá yīn
因故障或受干扰所发出不正常的声响。
《漢語大詞典》:客倡
流动谋生的歌伎。 唐 柳宗元 《太府李卿外妇马淑志》:“氏曰 马 ,字曰 淑 ,生 广陵 。母曰 刘 ,客倡也。”
《漢語大詞典》:靡滥(靡濫)
(1).流动泛滥。《淮南子·原道训》:“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
(2).浮靡失实。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之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復其心体之同然。”
《漢語大詞典》:漩流
循环流动。 艾青 《〈艾青诗选〉自序四》:“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漢語大詞典》:行楂
流动的竹筏或木排。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 唐 刘禹锡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诗:“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
《漢語大詞典》:嗢嗢
(1).象声词。水流动的声音。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三:“嗢嗢簷霤凝,丁丁窗雨繁。”
(2).象声词。反胃欲呕的声音。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诸邪入胸府,阻遏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硬,热气上衝,燥渴心烦,嗢嗢欲吐。”
《国语辞典》:层流(层流)  拼音:céng liú
流体分子不相混杂,有条不紊的平行流动,称为「层流」。也称为「片流」。
《漢語大詞典》:熔融
加热熔化至能流动。例如:在银上面浇上熔融的金。
借热的作用液化。例如:镀金属之前应将被镀的金属加热熔化成熔融的液体。
溶化
《漢語大詞典》:卷握(捲握)
(1).拳握。握持,掌握。后汉书·张堪传:“前 公孙述 破时,珍寳山积,捲握之物,足富十世,而 堪 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李贤 注:“捲握,犹掌握也。谓珠玉之类也。”南齐书·州郡志上:“西南二江,川源深远,别置督护,专之。捲握之资,富兼十世。”
(2).拳握。比喻凝滞,不流动。《淮南子·要略》:“万物至众,故博为之説,以通其意……所以洮汰涤荡至意,使之无凝竭底滞,捲握而不散也。”
《國語辭典》:静电(靜電)  拼音:jìng diàn
带电体表面上的静止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