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绘图达深宫
  
郑侠绘
 
郑侠绘流民

相关人物
郑侠


《东轩笔录》卷五~52~
熙宁六、七年,河东、河北、陕西大饥,百姓流移于京西就食者,无虑数万,朝廷遣使赈恤。或云,使者隐落其数,十不奏一,然而流连襁负,取道于京师者,日有千数。选人郑侠监安上门,遂画流民图,及疏言时政之失,其辞激讦讥讪,往往不实。
《宋史》卷三百二十一〈郑侠列传〉~0435~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每风沙霾曀,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并城民买麻籸麦麸,合米为糜,或茹木实草根,至身被锁械,而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閤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其略云:「去年大蝗,秋冬亢旱,麦苗焦枯,五种不入,群情惧死;方春斩伐,竭泽而渔,草木鱼鳖,亦莫生遂。灾患之来,莫之或禦。愿陛下开仓廪,赈贫乏,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罢去。冀下召和气,上应天心,延万姓垂死之命。今台谏充位,左右辅弼又皆贪猥近利,使夫抱道怀识之士,皆不欲与之言。陛下以爵禄名器,驾驭天下忠贤,而使人如此,甚非宗庙社稷之福也。窃闻南征北伐者,皆以其胜捷之势、山川之形,为图来献,料无一人以天下之民质妻鬻子,斩桑坏舍,流离逃散,遑遑不给之状上闻者。臣谨以逐日所见,绘成一图,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三司察韨易,司农发常平仓,三卫具熙河所用兵,诸路上民物流散之故。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又下责躬诏求言。越三日,大雨,远近沾洽。辅臣入贺,帝示以侠所进图状,且责之,皆再拜谢。

简释

郑侠图:指百姓生活困苦。清查慎行《送彭南陔赴长沙》:“郑侠图曾伤目击,陈琳檄可愈头风。”

《國語辭典》:流民  拼音:liú mín
流亡外地。《管子。四时》:「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史记。卷一○三。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元封四年中,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公卿议欲请徙流民于边以适之。」
《漢語大詞典》:流民图(流民圖)
宋 熙宁 六年, 郑侠 见岁歉而赋急,流民相携塞道,因命画工悉绘所见而成《流民图》,奏献 宋神宗 ,并上疏极言新政之失。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五:“ 熙寧 六七年, 河东 、 河北 、 陕西 大饥,百姓流移於京西就食者,无虑数万……流连襁负,取道於京师者,日有千数。选人 郑侠 监 安上门 ,遂画《流民图》,及疏言时政之失。”后借指反映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七:“吁嗟献纳者,谁上《流民图》。” 吴晗 《闻一多先生传》:“他用嘴、用笔唱出了《石壕吏》,画出了《流民图》。”参阅宋史·郑侠传
《國語辭典》:游人(遊人)  拼音:yóu rén
游玩的人。《老残游记》第三回:「殿前搭著凉棚,摆设著四五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卖茶,以便游人歇息。」《文明小史》第五三回:「看那男男女女的游人,坐了好些时,方才回去。」
《漢語大詞典》:棚民
指 清 代在山上搭棚居住的流民。清史稿·食货志一:“棚民之称,起於 江西 、 浙江 、 福建 三省。各山县内,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艺麻种箐,开鑪煽铁,造纸制菇为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 陕西 老林,惟棚民流寓,零散垦种。” 清 冯桂芬 《陈君若木家传》:“棚民帖然改行,汔於城陷,无一从贼者。”
《國語辭典》:营田(營田)  拼音:yíng tián
1.经营农事。《新唐书。卷一一一。张俭传》:「大教民营田,收谷数十万斛。」
2.公家集聚流民,供给住宿以耕种田地的一种屯田制度。《文献通考。卷七。田赋考。屯田》:「营田者,募民耕之,而分里筑室。」
3.屯田的田地。《新唐书。卷一四三。薛珏传》:「初,州有营田,宰相遥领使,而刺史得专达。」
《漢語大詞典》:营丘(營丘)
(1).古邑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临淄 北,以 营丘山 而得名。 周武王 封 吕尚 于 齐 ,建都于此。后改名 临淄 。史记·齐太公世家:“ 武王 已平 商 而王天下,封师 尚父 于 齐 营丘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营丘 ,在 青州 临淄 北百步外城中。”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吕尚 , 磻溪 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 营丘 。” 唐 李白 《鞠歌行》:“一举钓六合,遂荒 营丘 东。”一说在今 昌乐县 东南, 春秋 时名 缘陵 , 汉 置 营陵县 。
(2). 晋 时郡名。 东晋 时,数万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 前燕 慕容廆 , 廆 于 汉 辽西 临渝县 地安置 青州 ,别置 营丘郡 。地在今 辽宁省 沈阳市 西。见晋书·慕容廆载记
(3).指 宋 画家 李成 。 成 , 营丘 人,以山水画知名。 宋 苏轼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诗之一:“縹緲 营丘 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 宋 陆游 《舍北晚眺》诗之一:“ 樊川 诗句 营丘 画,尽在先生拄杖边。” 金 段成己 《题〈秋暮山行图〉》诗:“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 营丘 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元章 时已无 李 矣,何近日 营丘 之纷纷耶!”
《漢語大詞典》:私占
指流民自报户口人数落籍定居。晋书·高阳王睦传:“ 睦 遣使募徙国内八县,受逋逃、私占及变易姓名、诈冒復除者七百餘户。”
《漢語大詞典》:白着(白著)
亦作“ 白箸 ”。 指不占户籍的流民。 清 黄生 义府卷下:“按白著,谓流民不占户籍,别於土著者,故谓之白著。此举本以搜括逃亡逋负为名,虽著籍不欠租者,亦指为逃亡而取之。故谓此等人户为白著,以掩其掊克之迹也。”
分類:户籍流民
《國語辭典》:栖流所(棲流所)  拼音:qī liú suǒ
清代所设收留、管束外来流丐的地方。《清史稿。卷一二○。食货志一》:「外来流丐,保正督率丐头稽查,少壮者递回原籍安插,其馀归入栖流等所管束。」
《漢語大詞典》:随民户(隨民户)
指失去户籍的流民户。《元典章·圣政二·恒流民》:“随民户,或困於公役,或逼於私债,逃窜失业,谅非得已。”
《漢語大詞典》:郑侠图(鄭俠圖)
宋史·郑侠传载, 郑侠 任监 安上门 职务时,以所见居民流离困苦之状,令画工绘成流民图上奏, 宋神宗 看了以后,一夜睡不着觉,第二天下了责躬诏,罢去方田、保甲、青苗诸法。后以“郑侠图”代称流民图。 清 查慎行 《送彭南陔赴长沙》诗:“ 郑侠 图曾伤目击, 陈琳 檄可愈头风。” 清 杨中讷 《高邮道中书事》诗:“空怀忧国 长沙 泪,难绘流民 郑侠 图。” 清 陈学泗 《纪事》诗:“中丞欲请 敖仓 粟,司諫先陈 郑侠 图。”亦省称“ 郑图 ”。 清 张英 《赠螺浮黄门次龚合肥韵》:“亲见閭阎凋敝甚, 郑 图还与绘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