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浓 → 穠浓”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醲郁  拼音:nóng yù
1.香醇浓厚。元。张雨 梅雪斋雅集分题得酒香诗:「醲郁芬香味更严,瓮间飘满读书帘。」
2.比喻学识的精华处。唐。韩愈 进学解:「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國語辭典》:腻云(膩雲)  拼音:nì yún
头发多且细密如云朵。宋。柳永定风坡。宋春来〉词:「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里。」
《國語辭典》:澜漫(瀾漫)  拼音:làn màn
1.杂乱分散的样子。《淮南子。览冥》:「主闇晦而不明,道澜漫而不修。」唐。韩愈等〈远游联句〉:「离思春冰泮,澜漫不可收。」也作「烂漫」。
2.色彩华丽驳杂的样子。晋。左思〈娇女〉诗:「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3.欢情淋漓的样子。三国魏。嵇康〈琴赋〉:「留连澜漫,嗢噱终日。」
《國語辭典》:温淳(溫淳)  拼音:wēn chún
滋味浓厚。《文选。枚乘。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脆,脭醲肥厚。」
《漢語大詞典》:阴威(陰威)
(1).犹神威。《宋史·乐志十一》:“相予阴威,厥功浩浩。”
(2).谓阴气浓厚。 宋 苏轼 《凤翔太白山祈雨文》:“维西方挺特英伟之气,结合为此山。惟山之阴威润泽之气,又聚而为湫潭。”
(3).菊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引 三国 魏 吴普 《本草经》:“菊……一名阴威。”
《漢語大詞典》:醇酽(醇釅)
(1).酒味浓厚。 宋 苏轼 《蜜酒歌》叙:“ 西蜀 道士 杨世昌 ,善作蜜酒,絶醇釅。” 元 曾瑞 《醉春风·清高》套曲:“玉蛆浮酤,緑醅醇釅。”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雪酒金盘露’,虚得名者也……所以然者,醇釅有餘,而风韵不足故也。”
(2).喻风俗淳厚敦和。 唐 魏徵 《理狱听谏疏》:“诚能使六合之内,举世之人,感忠厚之情而无浅薄之恶,各奉公正之心而无姦险之虑,则醇釅之俗,復见於兹矣。”
《國語辭典》:烟幕(煙幕)  拼音:yān mù
1.形容烟雾非常浓厚。如:「你看那边烟幕瀰漫,可能发生火灾了!」
2.比喻隐藏真相的言语或行为。如:「这话可信吗?我看八成是他伪装放出的烟幕吧!」
《漢語大詞典》:肥腴
(1).肥厚润滑。 汉 王充 论衡·语增:“病则不甘饮食,不甘饮食则肥腴不得至尺。” 骆宾基 《胶东的“暴民”》六:“当他握着兄弟肥腴的手背,发现他是长得大腹便便,不像一个自耕农。”
(2).指味道浓厚。 朱自清 《〈忆〉跋》:“而‘儿时的梦’和现在差了一世界,那醖酿着的惆怅的味儿,更其肥腴得可以,直腻得人没法儿。”
(3).田土肥沃。南齐书·蛮传:“ 汶阳 本 临沮 西界,二百里中,水陆迂狭,鱼贯而行,有数处不通骑,而水白田甚肥腴。”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肥腴之地与磽确之地,其使用收益不同,则其价值不同也。” 巴金 《罗伯斯庇尔的秘密》:“敌人的血可以使 法国 的土地肥腴。”
《國語辭典》:郁馥  拼音:yù fù
香气浓厚。南朝梁。王僧孺〈初夜文〉:「名香郁馥,出重檐而轻转。」
分類:香气浓厚
《國語辭典》:亲热(親熱)  拼音:qīn rè
亲近热络。《儒林外史》第一回:「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著说话儿。」《红楼梦》第九一回:「且说宝钗母女觉得金桂几天安静,待人忽然亲热起来。」
《國語辭典》:稀薄  拼音:xī bó
淡薄不浓厚。如:「空气稀薄」。
《漢語大詞典》:茵茵
青草茂密浓厚。例如:绿草茵茵。
《漢語大詞典》:浓深(濃深)
指兴味浓厚。《水浒传》第七九回:“ 宋江 与众兄弟追论往日之事,正説到浓深处。”《水浒传》第一○四回:“外面这伙妇人,听到浓深处,不觉罗裩儿也溼透了。”
分類:兴味浓厚
《漢語大詞典》:严冽(嚴冽)
(1).犹凛冽。 鲁迅 《书信集·致周作人》:“霜雪依然极严冽。”
(2).浓厚清醇。 叔文 《费家的二小》:“有了机会,把严冽的烧酒灌到腹中去,全身发热发酵时,那种酒后脾气也真是脾气。”
《漢語大詞典》:深采
浓厚的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分類:浓厚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