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7,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浪说
吹浪
浪浪
巨浪
淋浪
浪传
碧浪
骇浪
烟浪
漫浪
流浪
浪中
细浪
春浪
博浪
《漢語大詞典》:浪说(浪説)
(1).妄说;乱说。礼记·王制“假於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唐 孔颖达 疏:“妄陈祸福,浪説妖祥。” 宋 司马光 《示道人》诗:“君不见 太上老君 头似雪,世人浪説驻童颜。”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浪説曾分 鲍叔 金,谁人辨得 伯牙 琴?”
(2).漫说,别说。
《分类字锦》:吹浪
萨都剌 过嘉兴诗 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
分类:
《國語辭典》:浪浪  拼音:láng láng
水流的样子。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唐。韩愈 别知赋:「雨浪浪其不止,云浩浩其常浮,知来者之不可以数,哀去此而无由。」
《国语辞典》:巨浪  拼音:jù làng
很大的浪。如:「台风来时,应防范巨浪冲毁堤防。」
分类:巨浪
《漢語大詞典》:淋浪
(1).流滴不止貌。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宋 司马光 《和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况当三伏深,霑汗尤淋浪。” 明 沈璟 《义侠记·挂罗》:“这一条血路广,染衣衫犹自淋浪。” 清 查慎行 《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赠之》诗:“急雨淋浪茅店外,乱山高下马蹄前。” 柳亚子 《放歌》:“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2).沾湿貌。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萧颯天涯鬢,淋浪醉后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宽譬哀情,而衿袖淋浪,痛不可解。”
(3).形容声音连续不绝。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 宋 朱熹 《试院杂诗》之二:“坐听秋檐响,淋浪殊未休。” 清 金农 《过唐太守濒别漫投十韵》:“夜闻雨淋浪,其心在寥廓。”
(4).酣饮貌。 宋 王安石 《信州回车馆中作》诗之二:“山木漂摇卧 弋阳 ,因思 太白 夜淋浪。” 金 元好问 《送辅之仲庸还大梁》诗:“淋浪别酒青灯夜,灭没孤帆落照边。” 元 张养浩 《水仙子·咏遂闲堂》曲:“客来时樽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酒炙淋浪倒玉尊,何如骑马海棠园?”
(5).尽情;畅快。 宋 苏轼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诗之二:“久废山行疲犖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清 龚自珍 《春日有怀山中桃花因有寄》诗:“东风淋浪捲海来, 长安 人道青春迴。”
(6).泼染;挥洒。形容书写流畅。 宋 苏轼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见题壁》:“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浪不整齐。”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对四面江山浩荡,怎消得我几行儿醉墨淋浪。”
《漢語大詞典》:浪传(浪傳)
(1).空传;妄传。 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诗之二:“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仇兆鳌 注:“弟不能归,空传乌鹊之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畿辅杂记一·瑞屏山逆流河》:“ 海虞 徐泽 诗:‘……古今 独乐 ( 独乐河 )谁人识, 独乐 佳名不浪传。’” 清 李滢 《望罗浮歌》:“ 李白 平生最好奇,浪传失足堕 苍耳 。”
(2).随便传布;任意流传。 唐 杜甫 《泛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诗:“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 宋 杨万里 《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新篇未许儿童诵,但得真传敢浪传。”
(3).无节制地传送。
《国语辞典》:碧浪  拼音:bì làng
屏风上的䌽画水纹。宋。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國語辭典》:骇浪(駭浪)  拼音:hài làng
惊人的巨浪。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汤汤惊波,滔滔骇浪。」
《漢語大詞典》:烟浪(煙浪)
犹烟波。 唐 刘禹锡 《酬冯十七舍人》诗:“白首相逢处, 巴江 烟浪深。” 闽 徐夤 《不把渔竿》诗:“鸟趁竹风穿静户,鱼吹烟浪喷晴轩。”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和三山雨中游西湖前韵》词:“更忆 小孤 烟浪里,望断 彭郎 欲嫁,是一色空濛难画。”
分類:烟波
《國語辭典》:漫浪  拼音:màn làng
散漫放任,不受拘束。唐。元结〈游潓泉示泉上学者〉诗:「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宋。苏轼 过海得子由书诗:「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
《國語辭典》:流浪  拼音:liú làng
1.飘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宋。苏轼〈芙蓉城〉诗:「此生流浪随苍溟,偶然相值两浮萍。」
2.指放浪、放纵。唐。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学剑逢时康。」
《韵府拾遗 东韵》:浪中
方干诗山间阁道盘岩底海界孤峰在浪中
《漢語大詞典》:细浪(細浪)
微小的波纹。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金 元好问 《梁园春》诗之二:“暖入金沟细浪添, 津桥 杨柳緑纤纤。” 毛泽东 《长征》诗:“ 五岭 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
分類:微小波纹
《骈字类编》:春浪
唐 卢纶 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 晚莺和玉笛,春浪动金罍。
唐 白居易 渡淮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
唐 赵嘏 江边 残花春浪阔,小酒故人稀。
唐 李咸用 湘浦有怀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
《國語辭典》:博浪  拼音:bó làng
1.轻佻、风流。《金瓶梅》第二回:「把眼看那人,也有二十五、六年纪,生的十分博浪。」
2.放荡、放浪。《警世通言。卷三〇。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國語辭典》:博浪沙  拼音:bó làng shā
地名。秦阳武故城之南,在今河南省阳武县东南。张良令力士操铁椎狙击秦始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