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粗气浮(心粗氣浮)  拼音:xīn cū qì fú
粗率浮躁,行事不加考虑。《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人,开口便说:『大人,你怎么连标下都不认得了?』」
分類:性情浮躁
《国语辞典》:呼么喝六  拼音:hū yāo hè liù
1.么、六为骰子点数。呼么喝六形容赌博时的喧哗声。《水浒传》第一○四回:「那些掷色的在那里呼么喝六,攧钱的在那里唤字叫背。」《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听得这房里浅斟低唱,那屋里呼么喝六。」
2.举动浮躁,盛气凌人。《红楼梦》第七一回:「如今贾母庆寿这样大事,乾看著人家逞才卖技办事,呼么喝六弄手脚,心里早已不自在。」《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如今看见出局的轿子,一般是呼么喝六,横冲直撞。」
《国语辞典》:老成稳重(老成稳重)  拼音:lǎo chéng wěn zhòng
形容人成熟老练,个性沉著稳重,处事不轻率浮躁。如:「老成稳重的个性,使他在事业上一帆风顺。」也作「老成持重」。
《国语辞典》:跃跃狂徒(跃跃狂徒)  拼音:yuè yuè kuáng tú
轻浮躁动的狂妄之徒。
《国语辞典》:油煠糊狲(油煠糊狲)  拼音:yóu zhá hú sūn
形容轻狂浮躁的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莺莺呵!你嫁个油煠糊狲的丈夫。」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似这等油煠糊狲般性轻狂猖,他怎图画作麒麟像!」
《漢語大詞典》:浮戾
浮躁暴戾。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其( 萧颖士 )赋性躁忿浮戾,举无其比。”
分類:浮躁暴戾
《漢語大詞典》:谄躁(諂躁)
(1).谄佞、浮躁。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四年:“吏部尚书 济阳 江謐 ,性諂躁, 太祖 殂, 謐 恨不豫顾命;上即位, 謐 又不迁官;以此怨望、诽谤。”
(2).指谄佞、浮躁的人。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元年:“左拾遗 曲江 张九龄 ,以 亢之 有重望,为上所信任,奏记劝其远諂躁,进纯厚。”
《國語辭典》:粗心浮气(粗心浮氣)  拼音:cū xīn fú qì
不细心,浮躁。《儒林外史》第三回:「看你这样务名而不务实,那正务自然荒废,都是些粗心浮气的说话,看不得了。」《镜花缘》第七○回:「幸亏姐姐未在场里阅卷,若是这样粗心浮气,那里屈不死人!」
《漢語大詞典》:神短气浮(神短氣浮)
谓心性浅薄浮躁。 明 高攀龙 《困学记》:“盖各人病痛不同,大圣贤必有大精神,其主静只在寻常日用中。学者神短气浮,便须数十年静力,方得厚聚深培。”
《漢語大詞典》:骄躁(驕躁)
骄纵浮躁。管子·小匡:“於子之乡,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长弟於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
分類:骄纵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