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海口  拼音:hǎi kǒu
1.内河通海的地方。亦指临海的地方。唐。方干 陆山人画水诗:「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
2.形容人的口部大而深。《诗经。大雅。生民》唐。孔颖达。正义:「若孔子之河目海口,文王之四乳龙颜之类。」
3.誇口、说大话。如:「誇下海口」。
4.城市名。位于海南岛琼山县北。参见「海口市」条。
《国语辞典》:海口浪言  拼音:hǎi kǒu làng yán
说大话。《西游记》第一七回:「你是那里来的?姓甚名谁?有多大手段,敢那等海口浪言!」
分类:说大话
《国语辞典》:誇下海口  拼音:kuā xià hǎi kǒu
说了大话。表示自誇到了极点。如:「小陈誇下海口,表示要在三天内完成单车环岛的壮举。」
分类:大话极点
《国语辞典》:沿海口子  拼音:yán hǎi kǒu zi
海边岸口的通称。
分类:海边边岸
《国语辞典》:海口市  拼音:hǎi kǒu shì
城市名。位于海南岛琼山县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对,为全岛的行政中心和商港。
《漢語大詞典》:河门海口(河門海口)
比喻说大话。 元 无名氏 《午时牌》第二折:“你忒河门海口,不要我拣好的,我不道的拣好的去哩。”
分類:说大话
《漢語大詞典》:河目海口
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大而深的口。古以为圣贤相貌。《诗·大雅·生民》“ 后稷 呱矣” 唐 孔颖达 疏:“异之於人,犹有奇表异相,若 孔子 之河目海口, 文王 之四乳龙颜之类。” 明 无名氏 《四贤记·社会》:“ 弓伯长 河目海口,食禄千鐘。”
《國語辭典》:说海口(說海口)  拼音:shuō hǎi kǒu
誇口。如:「他的话,你只能信三分,因为他说海口惯了。」
分類:夸口
《國語辭典》:誇海口  拼音:kuā hǎi kǒu
漫无边际的说大话。《荡寇志》第八六回:「我一时负气,魏武臣面前誇下海口,不料陈希真果然利害。」
《國語辭典》:海门(海門)  拼音:hǎi mén
1.海口,河流入海之处。唐。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冑诗:「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2.县名。位于江苏省东部,崇明县西北,因地处海隅而得名。
3.乡镇名。位于浙江省黄岩县东六十里,为滨海要埠。
《國語辭典》:津梁  拼音:jīn liáng
1.渡口上的桥梁。《左传。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句下唐。孔颖达。正义:「隔河须津梁以渡。」《国语。晋语二》:「岂谓君无有,亦为君之东游津梁之上,无有难急也。」
2.比喻接引或引导的事物。《魏书。卷三二。封懿传》:「每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老先生的话,真是后辈的津梁。」
《國語辭典》:冰山  拼音:bīng shān
1.冰雪长年不化的大山。
2.浮在海中的巨型冰块,为两极地区冰川末端断裂,滑落海中而形成。
3.比喻不可常久依赖的靠山。犹如冰山,一见阳光,就消失无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岂知转眼之间,灰飞烟灭,金山化作冰山,极是不难的事。」
《漢語大詞典》:珠海
(1).产珠之海,喻富庶地区。宋书·良吏传·陆徽:“ 广州 别驾从事史 朱万嗣 ……歷宰金山,家无宝鏤之饰;连组珠海,室靡璫珥之珍。” 清 钮琇 《〈觚賸〉自序》:“今则仍綰银章,更临珠海。”
(2).泛指我国南部海疆。 柳亚子 《闻上海解放有作寄陈毅将军》诗:“追师应早收珠海,漏网休教渡 美洲 。”
(3).市名。在 广东省 珠江 入海口的西侧,1953年设县,1979年改为省辖市,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基地之一。现已成为经济特区。
《漢語大詞典》:朱崖
(1).红色山崖。 唐 陆龟蒙 《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明 何景明 《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
(2).即 珠崖 。今 海南省 海口市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 , 刘歆 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参见“ 珠厓 ”。
(3). 唐 李德裕 的别称。 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故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 朱崖 之终始,殆难比焉。”
《漢語大詞典》:珠厓
亦作“ 珠崖 ”。 地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东南。 汉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为 南海 、 苍梧 、 郁林 、 合浦 、 交趾 、 九真 、 日南 、 珠厓 、 儋耳 郡。后 珠厓 等郡数反叛, 贾捐之 上疏请弃 珠厓 ,以恤 关东 , 元帝 从之,乃罢 珠厓郡 。事见汉书·武帝纪《贾捐之传》。后以“珠厓”泛指边疆地区。 唐 宋之问 《早发韶州》诗:“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 珠厓 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以滨海之赋,畀我海上之师……匪直暂解兵争,亦以稍甦民困。是 珠崖 虽弃,休息宜然。” 清 黄遵宪 《书愤》诗:“一自 珠崖 弃,纷纷各效尤。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