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镂错(鏤錯)
雕刻涂饰。 清 汪懋麟 《铜鼓歌为树百给事作》:“鼓声坎坎如鸣鼉,虫鱼鏤错花叶多。” 刘师培 文说·宗骚:“详记礼制,侈列物名,冠剑陆离,舆卫纷溶,云旗星盖,遽宇高堂,靃靡千名,鏤错万状。”
分類:雕刻涂饰
《漢語大詞典》:环灂(環灂)
用漆涂饰为环状纹理。周礼·考工记·輈人:“良輈环灂。”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环灂谓漆沂鄂如环。” 贾公彦 疏:“云环灂谓漆沂鄂如环者,指谓漆之文理也。”周礼·考工记·弓人:“角环灂。” 贾公彦 疏:“角环灂,谓隈里灂文如环然。”
分類:涂饰纹理
《漢語大詞典》:沙堂
朱砂涂饰楹楣的厅堂。《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蒋骥 注:“沙堂,以丹砂涂堂之楹楣也。”
《漢語大詞典》:污墁
亦作“汚墁”。亦作“汚鏝”。 涂饰,粉刷。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 虢国 中堂既成,召匠汚鏝。” 前蜀 杜光庭 《汉州王宗夔尚书宅醮词》:“汚墁云毕,土木告周。”
分類:涂饰粉刷
《國語辭典》:油饰(油飾)  拼音:yóu shì
1.以桐油涂饰。
2.大陆地区指用油漆涂饰。
分類:涂饰
《漢語大詞典》:镈铝(鎛鋁)
用金涂饰器物外层并且磨平。鎛,通“ 敷 ”;铝,同“ 鑢 ”。
《漢語大詞典》:椁帱(椁幬)
以椁覆棺,并加涂饰。
分類:涂饰
《漢語大詞典》:丹居
古时宫殿多用红色涂饰,故用以称宫殿。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游轩越丹居,暉烛集凉殿。”
《漢語大詞典》:杅刀
涂饰墙壁的工具。杅,同“ 杇 ”。 章炳麟 《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秋瑾等哀辞》:“ 韩 良 狙击乃中副车, 豫让 漆身,杅刀割虚。”一本作“ 杇刀 ”。
《漢語大詞典》:长庆赤(長慶赤)
涂饰墙壁的一种赤色颜料。 宋 陶谷 清异录·居室:“ 穆宗 喜华丽,所建殿阁,以纸膏胶水调粉饰墻名雪花泥,又一等鰾清和丹砂末谓之长庆赤。”
《国语辞典》:苏子油(苏子油)  拼音:sū zi yóu
用荏胡麻子制成的油。可用来点灯,或涂饰器物。
《國語辭典》:粉饰太平(粉飾太平)  拼音:fěn shì tài píng
掩盖社会动乱的真实,装饰出太平景象。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官中趁课初不藉此,聊以粉饰太平耳。」
《國語辭典》:巴人下里  拼音:bā rén xià lǐ
俚俗的歌曲。参见「下里巴人」条。南朝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书:「故玉徽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國語辭典》:下里巴人  拼音:xià lǐ bā rén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通俗歌曲。《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歧路灯》第一○回:「谭、娄纯正儒者,那得意于下里巴人。」也作「巴人调」、「巴人下里」、「东野巴人」。
《漢語大詞典》:虫胶清漆(蟲膠清漆)
一种用于木器的涂饰剂。《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虫胶清漆,俗称泡立水。由于漆膜透明、光滑并富有弹性,能显现出木材的天然颜色和纹理,已被广泛作为木器的装饰性涂饰剂。”
分類:木器涂饰
《漢語大詞典》:球杖
同“毬杖”。
1.古时击毬用具。2. 宋 时以击毬之杖涂饰金银,作为仪仗,用于导引。
《漢語大詞典》:毬杖
亦作“ 毬仗 ”。
(1).古时击毬用具。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分为两队,各有朋头一名,各执綵画毬仗,谓之小打。” 清 吴伟业 《临淮老妓行》:“巧笑射朋分画的,浓粧毬仗簇花丛。”
(2). 宋 时以击毬之杖涂饰金银,作为仪仗,用于导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次有吏部小使臣百餘,皆公裳,执珠络毬仗。”宋史·仪卫志六:“毬仗,金涂银裹,以供奉官骑执之,分左右前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