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沉 → 沈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销沉(銷沉)
(1).犹消沉。谓衰退没落。北齐书·文宣帝纪:“《乐》云,销沉俱振。” 金 元好问 《颍水》诗:“胜概销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裴哀。”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儒学统一云者,他学销沉之义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各样同盟于是暂别,喊声于是低微,运动于是销沉,刊物于是中辍。”
(2).指使衰退没落。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錮蔽其聪明,夭閼其思想,销沉其志气,桎梏其灵能。”
(3).消逝,消失。 唐 杜牧 《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元 王学文 《绮寮怨》词:“当日登临,都化作梦销沉。”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譬如 陈师曾 、 齐白石 所作诸笺,其刻印法,已在 日本 木刻专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将销沉了。”
(4).埋没无闻。 宋 叶适 《祭陈益之待制文》:“销沉至死,有困无亨。”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盖於诸女,悲其销沉,爰託稗官,以传芳烈。”
(5).凋落,死亡。 明 邵璨 《香囊记·酬恩》:“故旧销沉,往事难论。” 清 叶燮 《集吴天章传清堂感旧限红字》诗:“廿载销沉各老翁,江乡旧馆酹残红。”
《國語辭典》:消沉  拼音:xiāo chén
心志衰颓不振。如:「他最近意志很消沉。」
《漢語大詞典》:消沈
见“ 消沉 ”。
《國語辭典》:消沉  拼音:xiāo chén
心志衰颓不振。如:「他最近意志很消沉。」
《国语辞典》:意志消沉  拼音:yì zhì xiāo chén
决心动摇,情绪低落。如:「他自从失业后意志消沉,整日无精打采。」
《漢語大詞典》:黯晦消沉
谓湮没消失。 蒋智由 《〈中国之武士道〉序》:“凡有絶大之战争,往往赖有雄伟之文,淋灕之诗歌,而后其印象日留于国民心目之间。否则,不数年间而黯晦消沉以尽。”
分類:湮没消失
《國語辭典》:阑珊(闌珊)  拼音:lán shān
衰落、萧瑟的样子。南唐。李煜〈浪陶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宋。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作「阑残」。
《漢語大詞典》:隳颓(隳頽)
(1).衰败;毁败。 唐 白居易 《短歌行》之一:“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頽。” 宋 欧阳修 《论盗贼事宜札子》:“又见国家纲纪隳頽,法令宽弛,赏罚不立,善恶不分,体弱势危,可忧可惧。”
(2).消失;消沉。 宋 司马光 《和景文议交绝句》:“邇来友义渐隳頽,直谅多闻贵不回。”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寡人据于蒺藜,入于幽谷,颜色憔悴,志气隳頽。”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的性格已为她隳颓,我的灵肉已为她糜烂,我的事业已为她抛掷,我的家庭已为她离散了。”
《漢語大詞典》:销缩(銷縮)
(1).消沉;衰退。 唐 韩愈 《上李尚书书》:“老姦宿赃,销缩摧沮,魂亡魄丧,影灭跡絶。” 宋 李纲 《奏陈车驾不宜轻动札子》:“人情动摇,莫有固志;士气销缩,莫有关心。”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不唯无以释儿女之恨,而某亦从此销缩。”
(2).减少。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讼牒旧千计,销缩纔百餘。”
《漢語大詞典》:沈销(沈銷)
消沉。 华伟生 《开国奇冤》第三出:“剪剪春寒花外峭,閒来愁鬢频搔,神州民气久沉销。”
分類:消沉
《漢語大詞典》:阑山(闌山)
消沉。 元 王仲元 《普天乐·春日多雨》曲:“迤逗入烦恼乡,积攒下相思欠,交下情疎恩情俭,欲阑山却又拘钳。”一本作“ 阑珊 ”。参见“ 阑珊 ”。
分類:消沉
《國語辭典》:阑珊(闌珊)  拼音:lán shān
衰落、萧瑟的样子。南唐。李煜〈浪陶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宋。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作「阑残」。
《漢語大詞典》:阑散(闌散)
(1).消沉;衰减。 唐 元稹 《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欲终心懒慢,转恐兴阑散。”
(2).冷落。 元 马彦良 《一枝花·春雨》套曲:“凄凉也古墓上催春子规,阑散了緑阴中巧舌黄鸝。”
(3).窘困,艰难。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这廝阑散了虽离我眼底,忔憎着又在心头。”
《漢語大詞典》:丁沉
消沉。 宋 苏轼 《杜处士传》:“若夫躑躅而还乡,甘遂意於丁沉,则吾之所谓独行之民,可使君子怀宝,乌久居此为哉。”
分類:消沉
《國語辭典》:死灰  拼音:sǐ huī
1.冷却不再燃烧的灰烬。比喻人颓丧或枯寂。《庄子。齐物》:「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形容颜色的惨白。《淮南子。修务》:「面若死灰,颜色黴墨。」《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女大惧,面如死灰。」
《國語辭典》:卑湿(卑溼)  拼音:bēi shī
低下潮湿的地方。「湿」文献异文作「湿」。《汉书。卷四八。贾谊传》:「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