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消防  拼音:xiāo fáng
预防、抢救火灾或风灾、震灾等天然灾害,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身体及财产。
《国语辞典》:火灾消防(火灾消防)  拼音:huǒ zāi xiāo fáng
以预防与消灭火灾为主要任务的工作。
《国语辞典》:义勇消防队(义勇消防队)  拼音:yì yǒng xiāo fáng duì
志愿协助救灾消防等义务性工作的人员。缩称为「义消」。
《国语辞典》:台湾省政府消防处(台湾省政府消防处)  拼音:tái wān shěng zhèng fǔ xiāo fáng chù
隶属于台湾省政府,自民国八十八年七月一日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后,已并入内政部消防署。负责消防行政事务,并督导各县市消防单位执行消防及救灾等业务。
《国语辞典》:消防设备(消防设备)  拼音:xiāo fáng shè bèi
防火、救火、探测火警等设备的统称。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国语辞典》:消防队(消防队)  拼音:xiāo fáng duì
救火队。如:「他已经打电话到消防队求救了。」「消防队队员二十四小时待命,准备出任务。」
分类:救火
《国语辞典》:消防署  拼音:xiāo fáng shǔ
隶属于内政部,负责全国消防行政事务,指挥监督全国各地消防机关执行消防及各种灾害之急难救助等业务。原并属于警政署中,民国八十四年三月一日正式成立。
《国语辞典》:消防栓  拼音:xiāo fáng shuān
一种消防设备。可设于室外或室内。室外消防栓通常设在消防车易于到达的地方,如街道交叉口或途中的路旁,可置于地上或地下;至于室内消防栓则多安装在公众使用的建筑物或高楼大厦内,以备火灾发生时,供内部人员用以救火。也称为「救火栓」。
《国语辞典》:消防员(消防员)  拼音:xiāo fáng yuán
担任救火工作的人员。也称为「救火员」。
《国语辞典》:消防车(消防车)  拼音:xiāo fáng chē
配备各种消防工作必备机械器具,为抢救火灾及其他灾害而设计的汽车。包括帮浦车、水箱车、化学车、云梯车、屈折车、排烟车、照明车、救护车及指挥车等。也称为「救火车」。
《漢語大詞典》:望火楼(望火樓)
犹今消防瞭望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防火:“又於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
分類:消防瞭望
《國語辭典》:太平水缸  拼音:tài píng shuǐ gāng
旧时防火灾的水缸。
分類:消防水缸
《漢語大詞典》:太平斧
消防用的斧头。
分類:消防斧头
《國語辭典》:太平龙头(太平龍頭)  拼音:tài píng lóng tóu
救火时用的水龙头。参见「消防栓」条。
《国语辞典》:公共安全  拼音:gōng gòng ān quán
1.泛指社会大众的安全。其范围极为广泛,举凡与大众在生活空间中所发生的有关事物,都可以包括在内。一般指的是社会生活环境和品质的保障,及国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保护。
2.特指在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如公共消费场所的安全、交通安全、旅游安全、建物与消防安全体系等均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