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炎帝
 
蚩尤
 
黄帝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本纪》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例句

熊罴驱涿鹿,犀象走昆阳。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國語辭典》:涿鹿  拼音:zhuó lù
1.县名。参见「涿鹿县」条。
2.山名。参见「涿鹿山」条。
《国语辞典》:涿鹿之战(涿鹿之战)  拼音:zhuó lù zhī zhàn
相传黄帝时,炎帝神农氏日渐衰微,各部族互相征战侵略。黄帝轩辕氏遂整顿军队,征伐不朝炎帝者,诸侯于是都来归附。此时南方的九黎君长蚩尤起兵作乱,黄帝遂联合诸侯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擒杀蚩尤。
《国语辞典》:涿鹿山  拼音:zhuó lù shān
山名。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东南。相传黄帝曾大战蚩尤于此。
《国语辞典》:涿鹿县(涿鹿县)  拼音:zhuó lù xiàn
县名。位于桑乾河、洋河间。汉置,元改为保安州。以农业为主,产玉米、高粱、小麦等。
《漢語大詞典》:独鹿(獨鹿)
(1).剑名。一说即鸱夷。革囊。《荀子·成相》:“欲对衷,言不从,恐为 子胥 身离凶。进諫不听,剄而独鹿弃之 江 。” 杨倞 注:“独鹿与属鏤同,本亦或作属鏤, 吴王 夫差 赐 子胥 之剑名。”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而犹以也,谓剄以独鹿也,古者而与以同义。”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 黄县 、 蓬莱 间人皆以独鹿为酒器名。此言独鹿盖为革囊盛尸,所谓鴟夷者也。”
(2).旋风。太平御览卷九引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兵之要,唯风为急,扶摇独鹿之风,大起军中,军中必有反者。”
(3).地名。即 涿鹿 。在 河北省 涿鹿县 西,为古代东北夷所居之地。逸周书·史书:“﹝ 阪泉氏 ﹞徙居至于 独鹿 ,诸侯畔之, 阪泉 以亡。”逸周书·王会:“ 独鹿 卭卭,卭卭善走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逸周书三:“ 独鹿 亦东北夷,非西方之夷也。‘独’与‘涿’古音相近, 独鹿 即 涿鹿 也。汉书·武帝纪‘行幸歷 独鹿 、 鸣泽 ’, 服虔 曰:‘ 独鹿 ,山名,在 涿郡 。’史记·五帝纪‘ 黄帝 与 蚩尤 战于 涿鹿 之野’,集解亦引 服虔 曰:‘ 涿鹿 ,山名,在 涿郡 。’是 独鹿 即 涿鹿 。其地在今 宣化府 保安州 南。”
《漢語大詞典》:中冀
古指 冀州 涿鹿 地区。相传 黄帝 杀 蚩尤 于此。逸周书·尝麦:“ 赤帝 大慑,乃説于 黄帝 ,执 蚩尤 ,杀之于 中冀 。”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黄帝 杀 蚩尤 於 中冀 ,名其地曰絶轡之野。”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埋 长狄 於 驹门 ,斩 蚩尤 於 中冀 。”后以“中冀之诛”指平定叛乱。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犯露蒙霜,度 雁门 之险;驰风击电,行 中冀 之诛。”
《漢語大詞典》:蜀鹿
即 涿鹿 。相传 黄帝 诛 蚩尤 于此。 清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上:“隶续·帝尧碑‘然后 尧 迺受命 蜀鹿 ’,案 蜀鹿 , 独鹿 之省,即 涿鹿 也。古涿、独通字。”
《漢語大詞典》:头庶黥(頭庶剠)
即涿鹿黥。古代刑罚的一种。用刀刺刻额,再涂上墨。《书·尧典》“虞书” 唐 孔颖达 疏:“ 夏侯 等,‘宅嵎夷’为‘宅嵎铁’……‘劓刵劅剠’云‘臏宫劓割头庶剠’。”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臏宫劓割头庶剠”:“头庶剠,即涿鹿黥。头、涿古同声,庶则鹿之譌耳。”
《漢語大詞典》:棡鼓曲
曲名。相传 黄帝 出师 涿鹿 ,以棡鼓为警卫,作棡鼓曲。或谓其曲辞本之 鲜卑 。隋书·音乐志下:“棡鼓一曲十二变,与金鉦同,夜警用,一曲俱尽,次奏大鼓。”乐府诗集·横吹曲辞 宋 郭茂倩 题解:“棡鼓金鉦一曲,夜警用之。大鼓十五曲,小鼓九曲,大角七曲,其辞并本之 鲜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