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居延海
水漫地
淤涌
迟壅
挑浚
廞废
《国语辞典》:居延海  拼音:jū yán hǎi
湖泊名。位宁夏额济纳旗东北境。因中间淤塞,分为东西两泊,二者相距达三十五公里。
《漢語大詞典》:水漫地
指利用泥水淤塞造成的平原。 丁玲 《田保霖》:“ 靖边 土质太薄,不适宜耕种,要修水地和水漫地实在困难。”《解放日报》1943.1.18:“我们的沙滩的出口处筑上巩固的堤坝。大雨过后,山洪带着泥沙土粪便被阻于堤坝内,淤塞沙滩,等到太阳把它们晒干时,当时的沙滩便呈现为丰腴的平原。这样利用泥水淤塞造成的平原,土语便叫‘水漫地’。”
《漢語大詞典》:淤涌
淤塞的水流。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献计》:“依他河影开淤涌,今朝起工,明朝奏功,百人一丈工齐动,笑谈中, 秦淮 古渡,三十里自相通。”
分類:淤塞水流
《漢語大詞典》:迟壅(遲壅)
谓水流迟滞淤塞,不通畅。《宋书·始兴王濬传》:“所统 吴兴郡 ,衿带重山,地多污泽,泉流归集,疏决迟壅,时雨未过,已至漂没。”
《漢語大詞典》:挑浚
亦作“ 挑浚 ”。谓清除淤塞,开通河道。 清 刘大櫆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故冬日水涸,用挑濬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那条河便是 丹徒 、 丹阳 的分界,叫做 徒阳河 ,因为年久淤塞,近来雇工挑浚。”
《漢語大詞典》:廞废(廞廢)
淤塞废弃。新唐书·李频传:“有 六门堰 者,廞废百五十年,方岁饥, 频 发官廥庸民浚渠,按故道廝水溉田,穀以大稔。”
分類:淤塞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