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8,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方师尹(字 民瞻、元寿 彭老 )
林安宅(字 居仁 )
江淮
刘敏士(字 文伯 )
卢知原(字 行之 )
王之望(字 瞻叔 敏肃 )
刘宁止(字 无虞 )
王彦融(字 炎弼 )
钱端礼(字 处和 忠肃 号 松窗 )
冯忠嘉(字 献道 闰汉 蔡师 )
王伯淮
李孟坚(字 文通 )
汤鹏举(字 致远 敏肃 )
黄永存(字 坚叟 )
其它辞典(续上)
方孟卿(字 正夫 )方师尹(字 民瞻、元寿 彭老 )
林安宅(字 居仁 )
江淮
刘敏士(字 文伯 )
卢知原(字 行之 )
王之望(字 瞻叔 敏肃 )
刘宁止(字 无虞 )
王彦融(字 炎弼 )
钱端礼(字 处和 忠肃 号 松窗 )
冯忠嘉(字 献道 闰汉 蔡师 )
王伯淮
李孟坚(字 文通 )
汤鹏举(字 致远 敏肃 )
黄永存(字 坚叟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方师尹(一○九九~?),字民瞻,一字元寿,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四十九(《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十九年,知泰和县。二十七年,总领淮西江东钱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四)。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于广西提点刑狱任论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事见清光绪《泰和县志》卷一五。全宋文·卷四二○九
方师尹(一○九九——?),字民瞻,小名彭老,小字元寿。年四十九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二十七年以金部员外郎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三十年为太府少卿、守尚书左司员外郎。三十二年提点广西刑狱。淳熙二年为江西路提刑。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七、一八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职官七二之一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作方思尹)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三
江淮,绍兴间人。见其所撰《新建萍乡县治记》。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文伯,西安人。为临川纠曹。贼白毡笠破吉州。敏士与判官江山柴绂保城。岳飞至,欲奏以功。辞曰:“若尔守倅,必被罪。” 飞叹服。继知楚州,金欲取海州,围甚急。诏敏士救之。与张子善谋攻淮阳,金必弃海州。已而果然。张浚奏其功,除淮南运判,移浙漕,终于湖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1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行之。以父任知歙县。累迁梓州路转运副使,招补兵籍,筑城二十余里。以忤王黼,罢去。久之,起提点京东刑狱,改江西转运副使。高宗即位,知温州。帝东幸,知原由海道转粟及金缯十余万,召见称奖。官至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奉祠卒。全宋文·卷三○五四
卢知原(?——一一四一),字行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以父任知歙县,政和中累迁至梓州路转运副使。宣和中罢去,久之起提点京东刑狱,改江西转运副使。进直秘阁,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升秘阁修撰,提举河北。高宗即位,复龙图阁、知温州。建炎四年,擢右文殿修撰、管内安抚使。绍兴元年,召为添差两浙转运使。罢,提举江州太平观。改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复以旧职奉祠。绍兴十一年卒。《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70 【介绍】: 宋襄阳谷城人,寓居台州,字瞻叔。王纲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累迁太府少卿。孝宗时,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擢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附汤思退力主宋金和议,专以割地啖敌为得计。后罢。乾道元年,起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有《汉滨集》。全宋诗
王之望(?~一一七○),字瞻叔,襄阳谷城(今属湖北)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调处州教授。入为太学录,迁博士。十八年,出知荆门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八)。提举荆湖南常平茶盐公事,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三十年,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三十二年,为川陕宣谕使(同上书卷一九八、二○○)。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隆兴初,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未几,权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二年(一一六四)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天台。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移知温州,寻复罢。六年冬卒。谥敏肃(《宋会要辑稿》)。有《汉滨集》六十卷(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王之望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汉滨集》为底本,酌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三五一
王之望(一一○四——一一七一),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谷城)人,后寓居台州。初以父荫入仕,绍兴八年登进士第,为处州教授。历知荆门军、湖南提举常平茶盐、潼川府路转运判官、成都府路转运副使。四川军兴,除太府少卿,总领全蜀财赋。孝宗即位,改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及还朝,参赞江淮都督府军事。继权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隆兴二年,自右谏议大夫拜参知政事,未几兼同知枢密院事。时和战未决,之望力附和议,以言者论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乾道初起知福州,为福建路安抚使,移知温州。乾道七年卒,年六十八,谥敏肃。著有《汉滨集》。见本集卷八《候边事少宁乞差宫祠朝劄》,《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九、仪制一一之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宋史》卷三七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4 【介绍】: 宋湖州归安人,字无虞。刘一止从弟。徽宗宣和间进士。高宗建炎初为两浙转运判官。苗刘之变,力劝吕颐诰、刘光世勤王,且具军需以佐。绍兴间累官至吏部侍郎,奉祠卒。有《教忠堂类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 【介绍】: 宋江州德安人,寓居金坛,字炎弼。王寀子。年十九徒步赴京师,上书讼父冤,召对命官。高宗绍兴初授庐州录事参军,累迁无为军通判,擢知楚州,官终淮南运判兼随军运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1177 【介绍】: 宋杭州临安人,徙台州临海,字处和。钱忱子。以恩补官。高宗绍兴间知临安府,权户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经画用楮为币,分为六务,出纳有法。孝宗时符离之役战败,附汤思退倡和议。为淮东宣谕使,入奏诋张浚主战。累进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谋相位甚急。后以婿邓王立为太子,引嫌提举洞霄宫。起知宁国、绍兴府,因籍人财产至六十万缗,复与祠。卒谥忠肃。有《诸史提要》。全宋诗
钱端礼(一一○九~一一七七),字处和,号松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惟演曾孙。以荫授官,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监登闻鼓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通判明州。十五年,提举淮东茶盐,改两浙转运判官。十七年,为淮东转运副使。三十年,除知临安府,始行会子。孝宗即位,张浚于符离失利,遂劾张浚,参定和议,隆兴二年(一一六四)赐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除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因其女适皇太子引嫌奉祠。四年,起知宁国府,移绍兴府。以贪墨被黜。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有《松窗集》,已佚。事见《攻愧集》卷九二《观文殿学士钱公行状》。《宋史》卷三八五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四五七六
钱端礼(一一○九——一一七七),字处和,号松窗,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忱子。绍兴间,通判明州,加直秘阁。十五年,为两浙路转运判官。历知婺、衢、抚州,又知临安府。孝宗立,除户部侍郎,试兵部尚书,兼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隆兴二年,以和议成,除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明年罢,除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乾道四年起知宁国府,后又知绍兴府,进观文殿学士。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后谥忠肃。著有《诸史提要》(存)、《松窗集》。见楼钥《攻愧集》卷九二《观文殿学士钱公行状》,《宋史》卷三八五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五九四
冯忠嘉(一一一一——?),字献道,小名闰汉,小字蔡师,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乾道七年由权知荆门军除直秘阁,九年为淮南运判。见《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五、食货一四之四七。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5—1169 【介绍】: 宋越州上虞人,字文通。李光子。以学行见称乡里。随父谪琼州,坐诬告私撰国史,贬峡州夷陵。孝宗更化后召用,除知秀州,累迁淮东提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金坛人,字致远。徽宗政和八年进士。授分宁主簿。历晋陵丞,知当涂、广德军、饶州、江州、常州,升本路转运副使。秦桧死,朝廷惩言路壅塞之弊,召为殿中侍御史。请黜桧姻党,释赵鼎子赵汾及李孟坚、王之奇等。累擢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劾其植党锄异己,罢。绍兴三十年知贡举,一洗徇私之弊,时号得人。次年复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卒年七十八。谥敏肃。全宋文·卷三九一六
汤鹏举(一○八八——一一六五),字致远,金坛(今江苏金坛)人。登政和八年进士第,调分宁簿,改晋陵丞,擢知当涂。绍兴中,历知广德、饶、江、常、临安、婺、潭、绍兴、平江等州军府。又为淮东、两浙运判。二十五年,入为殿中侍御史,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二十七年除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未几为台官所劾,罢。后复知太平府,致仕。乾道元年卒,年七十八。谥敏肃。见《京口耆旧传》卷八,《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七五六
黄永存(一一一七——一二○四),字坚叟,邵武(今福建邵武)人,中美子。以荫补官,为虔州信丰尉。历知铅山县、通判潭州。乾道四年知蕲州,历通、严、温、和等州。又曾任大理正,兼左曹、刑部、度支。淳熙十一年为淮南转运判官兼淮西提刑。后降官,得奉祠归。绍熙初再任,明年致仕。嘉泰四年卒,年八十八。有诗文十卷、奏议三卷。见何澹《黄公墓志铭》(《永乐大典》卷七六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