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0—1269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申甫,一字瑞甫,号讷斋。理宗绍定二年进士。为江陵教授。宝祐中累官参知政事,寻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对国本、人才、吏治、财计、备边、爱民等国事大政,多所论列,指陈得失。丁大全谋夺相位,元凤力辞去,提举宫观。开庆间蒙古攻宋,起判平江府兼淮、浙发运使。度宗咸淳三年,再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旋被劾罢。卒谥文清。有《讷斋文集》。
全宋诗
程元凤(一二○○~一二六九),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宝祐四年(一二五六),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六年,提举洞霄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开庆兵兴,起判平江府。度宗即位,进少保。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四年致仕,五年卒,年七十。有《讷斋集》,已佚。《宋史》卷四一八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七九一五
程元凤(一二○○——一二六九),字申甫,徽州(今安徽歙县)人。绍定元年进士,调江陵府教授,历太学、宗学博士,进秘书丞,兼刑部、右司郎官,迁著作郎。上疏指陈时病激切,出知饶州。召拜监察御史,升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宝祐初进尚书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迁工部尚书。三年,特授同签书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寻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六年罢,提举洞霄宫。开庆兵兴,起判平江府,兼淮浙发运使。度宗即位,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咸淳四年致仕,次年卒,年七十。著有《讷斋文集》。见程述祖《程公家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五),《宋史》卷四一八《程元凤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景英。颜彻子。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初以荫入官,通判临安府。登第后,除知江阴军,政绩卓著。累官太府少卿。力请祠,提举冲祐观。
全宋诗
颜耆仲,字景英,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知江阴军(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召除太府寺簿,出为淮东提举兼提刑,官至枢密院副都承旨。明嘉靖《龙溪县志》卷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元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庐州观察推官、知真州兼淮南运判、将作监、大理卿。理宗绍定、淳祐间两忤时相,闲居十九年。晚迁起居舍人,极言无隐,卒为当道所忌。宝祐二年以集英殿修撰致仕。
全宋诗
上官涣酉,字元之,号静庵,邵武(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蕲春尉,累官通判镇江府。理宗宝庆初知真州兼淮南转运判官。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知池州兼提举江东常平茶盐。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除右漕郎官,累迁起居舍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致仕。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九,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有传。
史岩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子尹。史弥忠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历朝奉郎,以将作丞兼知真州,权淮南转运判官。曾率众捍敌于仪真。后擢大理丞兼知扬州。卒年七十八。
全宋文·卷七六六一
史岩之,字子尹,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弥忠子,嵩之之弟。嘉定十年进士。端平间以将作监丞、大理丞知真州、扬州。嘉熙中历军器监、秘书少监、太府卿、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均兼知临安府。以敷文阁学士知隆兴府。淳祐间,以龙图阁学士知绍兴府。迁端明殿学士、知福州。开庆元年为沿江制置副使。终资政殿大学士。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会稽续志》卷二,《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延祐四明志》卷五,《万姓统谱》卷七四,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1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立之。理宗淳祐四年进士。由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累迁秘书监。景定四年,拜侍御史,迁刑部尚书。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后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咸淳六年,兼权参知政事。直言清节,屡上书言国是。卒谥文定。有《寄怀斐稿》、《曲辕散木集》、《经史明辨》、《经史管见》等。
全宋诗
陈宗礼(一二○三~一二七一),字立之,号千峰,南丰(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年四十二(《隐居通议》卷九)。十二年为邵武军判官(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入为国子正,累迁太常少卿,出为广东提点刑狱,以与吴潜唱和,责永州居住。景定四年(一二六三)拜侍御史,淮西路转运判官,迁刑部尚书,复以事罢。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寻权礼部尚书。逾年,为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咸淳六年(一二七○)签书枢密院事,七年,兼权参知政事,卒(《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九)。谥文定。有《寄怀斐藁》、《曲辕散木集》等,已佚。《宋史》卷四二一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八○八九
陈宗礼(?——一二七○),字立之,号千峰,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少贫力学。淳祐四年进士及第,调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郎。拜太常少卿,以直宝谟阁、广东提点刑狱进直焕章阁,迁秘书监。景定中拜侍御史,直龙图阁、淮西转运判官,迁刑部尚书。度宗即位,兼侍讲,拜殿中侍御史。迁礼部侍郎,权礼部尚书,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咸淳六年加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同年以兼权参知政事致仕,寻卒,谥文定。著有《寄怀斐稿》、《曲辕散木集》、《两朝奏议》、《经筵讲义》、《经史明辨》、《经史管见》、《人物论》等。《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1—1300 【介绍】: 宋温州平阳人,初名梦辰,字和父,自号平坡居士。理宗淳祐四年登武第,寻换文举。累官吏部侍郎、宝谟阁待制。在六馆时,上疏论巨珰黩政,言至切直。晚年家居。善古文。有《平坡文集》。
全宋诗
应节严(一二一一~一三○○),字和父,晚号平坡居士,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武科进士。十年,换文科。历涟水教授、浙江东路转运司干官,知长乐县,通判赣州,迁两淮制置司机宜文字、淮南西路提点刑狱、两浙转运判官,权知临安府。累官至宝谟阁待制、吏部侍郎。元大德四年卒,年九十。有《平坡文集》,已佚。事见《霁山文集》卷一八《故待制吏部侍郎应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八○二四
应节严(一二一一——一三○○),字和父,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淳祐四年登武第,六年换文资。累官吏部侍郎,宝谟阁待制。晚年家居,号平坡居士,有《平坡文集》。元大德四年卒,年九十。见林景熙《霁山文集》卷五《故待制吏部侍郎应公墓志铭》,参《宋诗纪事补遗》卷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与訔(一二一三~一二六五),字中父,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孟頫父。以荫补官,初调饶州司户参军,兼浙西提刑司干办,知萧山县。理宗淳祐八年(一二四八),通判临安府。十年,知嘉兴府。宝祐元年(一二五三),知平江府。景定五年(一二六四),以两浙运使兼知临安府(《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咸淳元年卒,年五十三。事见《松雪斋集》卷八《先侍郎阡表》。
全宋文·卷八○九二
赵与訔(一二一三——一二六五),字中父,号菊坡,居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秦王德芳九世孙,希戭子,孟頫父。以荫补饶州司户参军,历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知萧山县,通判临安府,知嘉兴府。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咸淳元年卒,年五十三。见赵孟頫《松雪斋集》卷八《先侍郎阡表》、卷九《吴兴郡赵公碑》,《宋史》卷一九《宗室世系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天台人,字景沂,号江淮肥遁,又号愚一子。宁宗、理宗时著《全芳备祖》前后集,记花、果、卉、草、木、农桑、蔬、药等,共四百门左右,每部各分事实祖、赋咏祖二类,为研究花草植物之重要资料。赋咏祖中采录宋诗特详,多有他书不载及本集已佚者。
全宋诗
陈景沂,名咏,以字行,号肥遁子,黄岩(今属浙江)人。理宗时上书论恢复,不报,遂专意著述。撰《全芳备祖》前后集五十八卷。事见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今录诗二十六首。
全宋文·卷七九三○
陈景沂,名咏,以字行,号江淮肥遁、愚一子,天台(今浙江天台)人。理宗时著《全芳备祖》前后集凡五十八卷,曾进于朝,今存。此书记花果草木,每一物分事实祖、赋咏祖二类,仿《艺文类聚》之类,于两宋尤为详备,所录诗文多有仅见于此书者,可资考證。见《全芳备祖》自序及韩境序。
余天任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六八七
余天任,字子大,号退斋,庆元府昌国(今浙江定海)人,天锡弟。兄弟友爱,方贫时,率更衣以出,终岁同衾。淳祐十二年以两浙转运副使暂兼权临安府,官至兵部尚书。《宋史》卷四一九《余天锡传》有附传。又见《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大德昌国志》卷六,《南宋制抚年表》卷上。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希淮(一二一七~一二七五),字同甫,号槐坡居士,安成(今江西安福)人。恭帝德祐元年卒,年五十九。事见《吾汶稿》卷九《先父槐坡居士事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汉章,字则象,平阳(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二)。理宗嘉熙间为沿江置制使主管机宜文字及参议(《景定建康志》卷二五)。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9—1276 【介绍】: 宋随州随县人,祖籍开封,字祥甫。淳祐元年进士。开庆初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屡败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度宗咸淳间,以督师援襄阳无功罢官,旋复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恭帝德祐元年,固守扬州,抵抗元军,加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二年,守临安,城陷,苦战拒降,后突围东入海,至泰州被俘,遇害于扬州。
全宋诗
李庭芝(?~一二七六),字祥甫,祖籍汴(今河南开封),徙应山(今湖北广水),又徙随(今湖北随州)。理宗嘉熙末以策干荆师孟洪,权知建始县。淳祐初进士。宝祐中知真州(明隆庆《仪真县志》卷五)。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六年,改京湖制置大使援襄阳,以襄阳城陷罢居京口。未几,起制置两淮。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加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宋亡,困守扬州,后被执殉难。《宋史》卷四二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华父,号裕斋。马之纯孙。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从真德秀学。历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入觐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盗致寇三害。为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减租税,养鳏寡孤疾,兴学礼贤,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以资政殿大学士兼淮西总领,进同知枢密院事。度宗咸淳三年参知政事,五年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全宋诗
马光祖,字华父,一字实夫,号裕斋,金华(今属浙江)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调新喻主簿。历知馀干县、高邮军、处州、临安府、建康府。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拜参知政事。五年,进知枢密院事。《宋史》卷四一六有传。今录诗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1 【介绍】: 宋常州人,字君玉。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官通判平江府,淮西制置司参议官,知高邮军,三被言罢。累直龙图阁,合州告急,制置使马光祖命士璧赴援,数立奇功。进秘阁修撰、枢密副都承旨。后以湖南制置副使知潭州,元兵围城,力战解围。进兵部侍郎兼转运使。景定二年,贾似道疾其功,诬杀之。
全宋文·卷七九五七
向士璧,字君玉,号容堂,常州(治今江苏常州)人。绍定五年进士。历平江府通判,知安庆府、黄州、湖北安抚使兼归峡施黔镇抚使,迁大理卿,驰援合州,进秘阁修撰、枢密副都承旨。后为湖南安抚副使兼知潭州,以退元兵功授兵部侍郎兼转运使。贾似道疾其功,景定二年捃其罪,窜死漳州。见《宋史》卷四一六本传,《宋史全文》卷三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怀州人,居嘉兴,字长孺,号可斋。李邦彦孙。理宗淳祐中历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陈守边之宜五事。累进资政殿学士,授四川宣抚使,特赐同进士出身。景定五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寻遭论劾夺职。恭帝德祐初追复原官。多言边境之事,为贾似道所嫉,使不竟其用。有《可斋杂稿》。
全宋诗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为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为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复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为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一一
李曾伯(一一九八——一二六八),字长孺,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人,后徙居嘉兴,邦彦之后。历官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添差通判鄂州、兼沿江制置副使司主管机宜文字。入为度支郎官,授左司郎官、淮西总领。寻迁右司郎官。为太府少卿、兼左司郎官、敕令所删修官。擢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兼淮西制置使,诏军事便宜行之。加华文阁待制,进宝章阁直学士,权兵部尚书,加焕章阁学士。淳祐九年,以旧职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进徽猷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广总领、京湖屯田使,进龙图阁学士。加端明殿学士,兼夔州路策应大使。进资政殿学士,制置四川边面,与执政恩例。寻授四川宣抚使,特赐同进士出身。召赴阙,加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辞免,以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宝祐五年,起为湖南安抚大使、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为广南制置大使、兼广西转运使。开庆元年,进观文殿学士,以言者论罢。景定五年,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咸淳元年褫职,四年卒。见《宋史》卷四二○本传,《至元嘉禾志》卷一三,《楚纪》卷五二,《可斋杂藁》卷首李杓序,《可斋续藁后》卷一○《庚申病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