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深居
幽居,不跟外界接触。《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深居以避辱。” 唐 周贺 《送僧还南岳》诗:“自説深居后,邻州亦不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至 宣德 二年七月,上諭三法司,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清史稿·简亲王喇布传:“上諭曰:‘ 简亲王 喇布 自至 江西 ,无尺寸之功,深居会城,虚糜廪餉。’”
《分类字锦》:移庵深居
许宣平 诗 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馀。又被人来寻讨著,移庵不免更深居。
分类:庵庐
《国语辞典》:深居九重  拼音:shēn jū jiǔ chóng
古时帝王住在深邃隐密的宫殿内。《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朕深居九重,反不如小民直恁地快活。」
《國語辭典》:深居简出(深居簡出)  拼音:shēn jū jiǎn chū
语本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指居于深密的地方,很少外出。《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平时没有紧要公事不轻容易见人,而况病了这一场,更是深居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