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曙光乍现(曙光乍现)  拼音:shù guāng zhà xiàn
曙光,清晨的日光;乍,突然。曙光乍现比喻事情在混沌不明中突然出现一线光明、一丝希望。如:「在警方锲而不舍的追查下,这件悬案终于曙光乍现。」
《国语辞典》:洪荒时代(洪荒时代)  拼音:hóng huāng shí dài
指混沌、蒙昧的远古时代。如:「在洪荒时代,人类还在茹毛饮血的阶段。」
《国语辞典》:迍邅之世  拼音:zhūn zhān zhī shì
混沌险恶的时代。《晋书。卷八六。张轨传》:「今事未靖,不可以拘系常言,以太平之理责人于迍邅之世。」
分类:混沌险恶
《国语辞典》:一盆浆糊(一盆浆糊)  拼音:yī pén jiāng hú
比喻头脑混沌不清,糊里糊涂。如:「这事究竟如何排解?我脑中仍是一盆浆糊。」
《漢語大詞典》:盖娅
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传说她从混沌中分离出来后,生出了苍天、山地和海洋。她又与天神乌拉诺斯结合,生出提坦诸神和独眼巨神、百手巨神。后因独眼巨神和百手巨神被乌拉诺斯关入地下的塔尔塔罗斯,她怂恿小儿子克洛诺斯用镰刀阉割了乌拉诺斯。
《漢語大詞典》:洞洞灟灟
混沌无定形貌。《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 高诱 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
《漢語大詞典》:鸿沆(鴻沆)
混沌状态中的云气。 明 宋濂 《志释寄胡徵君仲申》:“奥厥 轩辕 ,游心太初,上超鸿沆,下入渺瀰。”
《漢語大詞典》:邓邓浑浑
形容混沌不清的样子。例如:纷纷絯絯遍天涯,邓邓浑浑大地遮。——《西游记》
分類:混沌不清
《漢語大詞典》:厖澒
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后汉书·张衡传:“踰厖澒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李贤 注:“《孝经援神契》曰:‘天度濛澒。’ 宋均 注云:‘濛澒,未分之象也。’”文选·张衡〈思玄赋〉作“厖鸿”。
《漢語大詞典》:芒芠
混沌貌。芒,通“ 茫 ”。《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高诱 注:“皆无形之象。”
《漢語大詞典》:庬澒
亦作“ 庬鸿 ”。 元气混沌未分貌。《孝经援神契》:“天度庬澒。” 宋均 注:“庬澒,未分之象也。” 汉 张衡 《思玄赋》:“踰庬澒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文选·张衡〈思玄赋〉“庬澒”作“庬鸿”。 刘良 注:“庬鸿,元气也。”
分類:元气混沌
《漢語大詞典》:痝鸿(痝鴻)
犹濛鸿。宇宙未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汉 张衡 《思玄赋》:“踰痝鸿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漢語大詞典》:冥昭瞢闇
指昼夜未分的混沌状态。《楚辞·天问》:“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朱熹 集注:“冥,幽也。昭,明也。谓昼夜也。瞢暗,言昼夜未分也。”闇也写作“暗”。 鲁迅 《坟·人之历史》:“ 中国 古説,谓 盘古 辟地, 女媧 死而遗骸为天地,则上下未形,人类已现,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
《漢語大詞典》:暝涬
语本庄子·在宥:“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本指元气混沌状态。后亦以“暝涬”谓昏昧无知。朱子语类卷七二:“心无私主不是暝涬没理会,也只是公。”
《漢語大詞典》:漠溟
混沌不分貌。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今夫天,茫旻漠溟,澒濛鸿洞,运於於穆之中,超乎非想之外,其纯如此。”
分類: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