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扒粪的(扒粪的)  拼音:pá fèn de
旧时乡下拾粪及清理茅厕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
《国语辞典》:包元儿(包元儿)  拼音:bāo yuán ér
北平方言:(1)清理善后,解决剩馀。(2)全部担当。
《国语辞典》:铲雪车(铲雪车)  拼音:chǎn xuě chē
将路上积雪清理、铲除的车子。
《国语辞典》:端本清源  拼音:duān běn qīng yuá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澈底解决问题。也作「正本清源」。
《国语辞典》:端本正源  拼音:duān běn zhèng yuá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也作「正本清源」。
《国语辞典》:澄源正本  拼音:chéng yuán zhèng bě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宋史。卷四二三。吴泳传》:「杜渐防微,澄源正本,使君身之所自立者先有其地。」
《國語辭典》:端本澄源  拼音:duān běn chéng yuá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诚愿坦然更化,以身先之,端本澄源,涤瑕荡秽。」也作「正本清源」。
《漢語大詞典》:案户比民
清理户籍和人口。后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以糜粥。”
《漢語大詞典》:清剔
清理除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查原册》:“於是从前所作之弊,不得不一为清剔矣。”
分類:清理除去
《漢語大詞典》:清源正本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诗刊》1978年第1期:“清源正本肃流毒,诬古诬今要扫光。”参见“ 清源 ”。
《漢語大詞典》:清源
亦作“ 清原 ”。
(1).清理本源。谓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 清 林则徐 《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经开动,其为畏惮可知,亟应宣示天威,乘势尽行驱逐,以为清源之计。”
(2).清澈的水源。《楚辞·远游》:“軼迅风於清源兮,从 顓頊 乎增冰。” 蒋骥 注:“清源,水源。谓 北海 也。”后汉书·张衡传:“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髮於朝阳。” 唐 贾岛 《南池》诗:“萧条微雨絶,荒岸抱清源。”
《漢語大詞典》:清产核资(清産核資)
“清理财产、核定资金”的省称。对企业所有的全部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进行清点、整理和估价,并计算和核定其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漢語大詞典》:刷放
清理放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七年:“应因 斡罕 被掠 女真 及诸色人,未经刷放者,官为赎放。”
分類:清理放还
《漢語大詞典》:刷目
经过审查清理的帐册项目。《元典章·户部五·家财》:“ 兰溪州 司吏 刘绍 二年专掌此事,不行交案,不报刷目,情弊昭然。”
《漢語大詞典》:厘剔(釐剔)
(1).清理剔除;革除。明史·黄镐传:“ 镐 有才识,敏吏事,理盐政,多所釐剔,时论称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他要是将一省的弊竇都釐剔乾净,他又从那里调剂私人呢?”
(2).指甄别、辨别。 清 林则徐 《会札南澳镇谕令长山尾等洋外船一律呈缴烟土稿》:“查中路本係外夷通市处所,乃夷船来往所必经,良贾奸商难以分辨,是以办理之法,不得不加意釐剔。”
(3).整理修订。 清 程伟元 《〈红楼梦〉序》:“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釐剔,截长补短,钞成全部,復为鐫板,以公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