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干净(乾浄,乾净)
(1).清洁。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着他洗的脖子乾浄,絶早州衙试剑来。”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小人的船,新修整得好,又坚固又乾浄。” 陈登科 《活人塘》五:“每个同志把枪擦得更干净,更亮,更多杀几个敌人,为牺牲的同志们报仇!”
(2).简洁。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最大的发展,是加强了人物性格的特征与画面的干净洗练,并采用了透视法。” 艾芜 《百炼成纲》第三章:“他很满意他这次说话的干净和有条理。”
(3).指相貌清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却见是一个中年婆娘,人物也到生得乾净。”红楼梦第五六回:“原来不是咱们家的 宝玉 !他生的也还乾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他人还生得乾浄。”
(4).清净;省麻烦。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楔子:“你着我如今嫁那个人去,不如出家倒也乾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倘若明日有人认出来,根究根原,连我也不得乾浄。”《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又想到自己好好一个良家女子,怎样流落得这等下贱形状,倒不如死了的乾浄。” 鲁迅 《书信集·致唐弢》:“我看,对于这样的一个要求条件,还是不编干净罢。”
(5).纯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老奴托赖二位官人洪福,除了本钱盘费,乾浄趁得四五十两。”
(6).结束;了结。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一年一年的利钱滚上去,一年一年的债款加上去,永远不会有干浄的一日。”
(7).精光;一点不剩。《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见浑家又歌了一曲,愈加忿恨。恨不得眼里放出火来,连这 龙华寺 都烧个乾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他要是将一省的弊竇都釐剔乾浄,他又从那里调剂私人呢?” 曹禺 《日出》第二幕:“ 李先生 ,可当的都当干净了。”
(8).完全。《西游记》第二十回:“老官儿,你若以相貌取人,乾浄差了。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既是素的,等老身吃。老身乾浄眼花了,只当做荤的来。”
(9).干脆。 宋 沈端节 《菩萨蛮》词:“酒醒初破梦,梦破愁无那。乾浄不如休,休时只恁愁。” 宋 沈端节 《喜莺迁》词:“闷酒孤斟,半醺还醒,乾浄不如不醉。”
(10).犹言敢情。《西游记》第七五回:“这 大圣 忍不住,赥赥的笑出声来。乾浄他不宜笑,这一笑笑出原嘴脸来了。”《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迟了一回反乱起来,説不见了一锭银子。乾浄就是他学 三寸货 ,説不见了,由他慢慢儿寻罢。”
《漢語大詞典》:疏朗
亦作“疎朗”。亦作“踈朗”。
(1).开阔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鬚长四尺,甚有威望。”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邈哉 崔生 ,体正心直。天骨踈朗,墙宇高嶷。忠存轨迹,义形风色。”晋书·王敦传:“ 敦 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旧唐书·良吏传下·张知謇:“仪质瓌伟,眉目疏朗,晓于玄理,清介自守。”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美人眉宇定疏朗,才许縹緲而娉姈。”
(2).俊爽;爽朗。晋书·桓玄传:“及长,形貌瓌奇,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善属文。”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疎朗者语畅,沉着者语深。”
(3).指文气豪放。 缪荃荪 《宋元词四十家序》:“其论 南 宋 词人, 姜 张 并举……又论 长公 疏朗, 稼轩 沉雄。”
(4).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又有瑟瑟幕……轻明虚薄,无以为比,向空张之,则疎朗之纹,如碧丝之贯真珠,虽大雨暴降,不能溼溺,云以鮫人瑞香膏傅之故也。”一本作“踈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有堂三楹横其前,下临絶壁。其堂窗櫺疎朗,如浮坐云端,可称幽爽。”
(5).淡雅清朗。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鲍楷 ﹞画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润,得古人意。”
《國語辭典》:清拔  拼音:qīng bá
文字脱俗。如:「这篇文章清拔脱俗,颇具创见。」
《漢語大詞典》:秀削
(1).高耸陡峭。 元 郑洪 《和杨廉夫赠海东云韵》:“ 衡山 秀削芙蕖朵,铁史书题星斗文。” 清 黄鷟来 《雨晴游弘济寺访蒲庵和尚》诗:“危栏面 燕磯 ,秀削夹 江 立。”
(2).清秀瘦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余儿时尚见此轴,貌修伟而秀削,面白色隐赤。”
《漢語大詞典》:疏秀
亦作“疎秀”。亦作“踈秀”。
(1).疏朗清秀。新五代史·杂传五·李彦威:“ 太祖 见 裕 眉目疏秀,恶之。”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此子眉目疏秀,进退不慑。”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无缝船》:“女子齿白如雪,眉业踈秀,但色差黑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明年生下一男,眉目疏秀,甚觉可喜。”明史·李景隆传:“﹝ 李景隆 ﹞长身,眉目疎秀,顾盼伟然。”
(2).挺拔秀丽。 宋 司马光 《水红》诗:“烟枝静疎秀,风穗闲低举。”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辛 党 二家,并有骨榦。 辛 凝劲, 党 疏秀。”
《漢語大詞典》:秀彻(秀徹)
清秀明达。世说新语·德行“ 谢太傅 絶重 褚公 ” 刘孝标 注引 王愔 《文字志》:“ 桓彝 见其四岁时,称之曰:‘此儿风神秀彻,当继踪 王东海 。’”晋书·王戎传:“ 戎 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一:“﹝ 庆之 ﹞状貌白晳,丰神秀彻如仙人。”
分類:清秀明达
《漢語大詞典》:娟媚
清秀妩媚。 清 徐芳 《柳夫人小传》:“ 柳 幽艷秀发,如芙蓉秋水,自然娟媚。” 陈去病 《梨花里留别亚子》诗:“谁家水杨柳,秋末尚青青。倒影自娟媚,临风亦娉婷。” 冰心 《往事·六一姊》:“那种娟媚入骨的风度,的确是我过城市生活以前所见的第一美人儿!”
分類:清秀妩媚
《漢語大詞典》:清耸(清聳)
(1).清亮高亢。 唐 韩愈 孟郊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商听饶清耸,闷怀空抑噫。”
(2).清秀挺拔。 明 李东阳 《文僖董公墓志铭》:“公修眉长身,骨格清耸。” 明 李东阳 《〈倪文僖公集〉序》:“山林之文,尚志节,远声利,其体则清耸奇峻,涤陈薙冗,以成一家之论。”
《漢語大詞典》:神检(神檢)
指清秀超逸的仪表。晋书·乐广传:“ 广 性清淳,爱 髦 有神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王仲至 閲吾家画,最爱 王维 画《黄梅出山图》。盖其所图 黄梅 、 曹溪 二人,气韵神检,皆如其为人。” 明 夏完淳 《五子诗·陆鲲庭》:“渊玄既凤举,神检自玉立。”
《漢語大詞典》:皙皙
形容清秀白净。《隋唐演义》第三二回:“皙皙清眉秀目,纤纤齿白唇红。”
分類:清秀白净
《漢語大詞典》:简秀(簡秀)
端庄清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 阮思旷 ,骨气不及 右军 ,简秀不如 真长 ,韶润不如 仲祖 ,思致不如 渊源 ,而兼有诸人之美。”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姜夔题〈保母帖〉:“文势简秀,亦类其父。”
分類:端庄清秀
《漢語大詞典》:青标(青標)
(1).清秀标致。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上国发轫》:“琴童生得青标,每日街上摆摆摇摇。”
(2).高洁。 明王錂《寻亲记·伤生》:“他们守节甚青标,东人枉自焦躁。”
《漢語大詞典》:颀秀(頎秀)
修长清秀。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定恭王:“貌頎秀,猿臂,善射,駷马蹻捷如飞。”
分類:修长清秀
《漢語大詞典》:丰秀(豐秀)
谓肌肤丰满,眉目清秀。旧唐书·怀哀王敏传:“ 怀哀王 敏 , 玄宗 第十五子也。幼而丰秀。”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内赞礼官……其官十餘员,自答应长随,选其动作便利,声音洪亮,仪表丰秀者为之。”
《漢語大詞典》:清慧
清秀慧美;美好明智。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诗:“目想清慧姿,耳存淑媚音。” 明 唐顺之 《郑君元化正典序》:“ 会稽 金锡竹箭之产甲天下,其钟为人文大率峭拔清慧,能以文章勋伐耀於当世。” 郁达夫 《黄花节日觞咏摄影同仁嘱题照后藉赠园主》诗:“难得主人能好客,诸孙清慧令公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