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孤俊
(相貌)特别清秀好看。 唐 张读 宣室志卷六:“俄有白衣丈夫,戴纱巾,貌孤俊,年近五十,循涧而来。”
《漢語大詞典》:清隽(清雋)
亦作“ 清俊 ”。亦作“ 清隽 ”。
(1).清高超群。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 刘胜 位故大夫……清雋就义,隐居篤学,时所不综,而 密 达之。”
(2).清新隽永。《宋书·礼志一》:“儒者称 公羊高 亲受 子夏 ,立於 汉 朝,辞义清俊。” 明 杨慎 词品·洪觉范梅辞:“梅辞如此清俊,亦仅有者。” 清 阮元 石渠随笔·明太祖仁宗宣宗三帝书卷:“今晨览卿为余所改之诗,甚是丰采清雋,真有益于日新。” 陈衍 《〈知稼轩诗〉序》:“ 弢庵 意在学 韩 ,实似 荆公 ,於 韩 专学清隽一路。”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面通常放着两张籐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但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
(3).清秀俊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四君年二十餘,修晳清俊,不似边陲之产。”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许 本农家,父子皆木訥,生貌特清雋。” 杨朔 《海天苍苍》:“这个十分清俊的青年,两只明亮的大眼睛里藏着无限美丽的感情,美丽的思想,美丽的灵魂。”
见“ 清雋 ”。
《漢語大詞典》:秀越
清秀超越。 明 田艺蘅 《煮泉小品·宜茶》:“兹山深厚高大,佳丽秀越,为两山之主。” 清 姚莹 《朝议大夫从祖惜抱先生行状》:“先生貌清而癯,而神采秀越,风仪閒远。”
分類:清秀超越
《漢語大詞典》:秀颜(秀顔)
清秀的颜容。 晋 傅玄 《艳歌行》:“丹唇翳皓齿,秀颜若圭璋。”
分類:清秀
《漢語大詞典》:吴均体(吴均體)
南朝 梁 文学家 吴均 ,文章清秀拔俗,时人或仿效之,称“吴均体”。南史·文学传·吴均:“ 均 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斆之,谓为‘吴均体’。”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 均 夙有诗名,文体清拔,好事者或模拟之,称‘吴均体’。”
《漢語大詞典》:秀活
清秀活泼。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一种新鲜秀活之气,宜场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贵福泽享用,自从容无棘刺。”
分類:清秀活泼
《漢語大詞典》:秀妙
清秀美丽。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以 晏 间生秀妙,引 晏 于内殿,纵六宫观看。”
《漢語大詞典》:仙姿玉质(仙姿玉質)
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白雪遗音·马头调·梅雪争艳:“梅爱雪白,雪爱梅香,配合正相当。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羣芳。”
《漢語大詞典》:秀里秀气(秀里秀氣)
形容音色的清秀尖细。 沙汀 《卢家秀》:“主席个子高大,说话可秀里秀气的,过后才知道是 胡书记 。”亦作“ 秀声秀气 ”。 艾芜 《我的年青时代》五:“他就学着女人的腔调,窄起喉咙,秀声秀气地唱着。”
《国语辞典》:面如敷粉  拼音:miàn rú fū fěn
脸部犹如涂过粉的样子。形容长得眉目清秀。《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看来这位世兄,年纪只有十七八岁上下,生得面如敷粉,唇若涂朱,一种骄贵的模样,却画也画不出。」也作「面如傅粉」。
《国语辞典》:风神秀雅(风神秀雅)  拼音:fēng shén xiù yǎ
风采神韵清秀高雅。《常语搜。卷二。雅类。风神秀雅》:「慧观风神秀雅。」
《国语辞典》:妍皮痴骨  拼音:yán pí chī gǔ
外表清秀美丽,内心却不聪慧。比喻表里不一。宋。陈亮〈贺新郎。老去凭谁说〉词:「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
《国语辞典》:标标致致(标标致致)  拼音:biāo biāo zhì zhì
1.形容女子容貌秀丽,出众动人。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家中有钱财,有粮食,有田土,有金银,有宝钞,则少一个标标致致的老婆。」《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晁夫人夜间梦见计氏,还穿是那一套衣裳,扎括得标标致致的,只项中没有了那条红带,来望著晁夫人磕头。」
2.形容男子清秀俊俏,长相出众。《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狄员外的儿子狄希陈,起先都是附在人家学堂里读书,从八岁上学,读到这一年,长成了十二岁,长长大大,标标致致的一个好学生,凡百事情,无般不识的伶俐。」
《國語辭典》:芙蓉出水  拼音:fú róng chū shuǐ
形容文章清新可爱。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也作「出水芙蓉」。
《漢語大詞典》:笔老墨秀(筆老墨秀)
谓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明 宋濂 《跋东坡书〈乳泉赋〉后》:“ 李侍郎 微之 ,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 苏 书第一,诚知言也。”
分類: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