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博习(博習)
(1).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地学习。礼记·学记:“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梁启超 《变法通议三》:“余于 光绪 十年回 英 ,默念 华 人博习西学之期,必已不远。”
(2).谓知识渊博,技艺全面。韩非子·八说:“博习辩智如 孔墨 。” 宋 叶适 《胡夫人薛氏墓铭》:“夫人之弟 常州 君,博习综练,号有 管 葛 事业,天下所谓 薛士隆 者。”
(3).谓杂而不专。明史·周述周叙王英等传赞:“二 周 、 王英 ……谦和直谅,各著其美,盖皆异於浮华博习之徒矣。”
《漢語大詞典》:通博
通达渊博。《魏书·乐志》:“但礼乐事大,乃为化之本,自非通博之才莫能措意。” 宋 叶适 《陈少南墓志铭》:“其学为通博,而多识治乱。在人主左右,谋议箴切,皆合大体。”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 抱之 辞业通博,又长於篆刻。”
分類:通达渊博
《國語辭典》:鸿博(鴻博)  拼音:hóng bó
博学多识。如:「他是一位鸿博之士。」
《國語辭典》:英儒  拼音:yīng rú
俊秀奇伟的学者。晋。郭璞 尔雅序:「英儒赡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靡不钦玩耽味,为之义训。」
《漢語大詞典》:渊通(淵通)
渊博通达。三国志·蜀志·杜微谯周等传论:“ 譙周 词理渊通,为世硕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有沙门 竺僧朗 ,少事 佛图澄 ,硕学渊通。”周书·王褒传:“ 褒 识量渊通,志怀沉静。”清史稿·世宗纪:“癸亥,詔《古今图书集成》一书尚未竣事,宜速举渊通之士编辑成书。”
《漢語大詞典》:优赡(優贍)
(1).渊博丰富。后汉书·蔡邕传:“夫夫有逸羣之才,人人有优赡之智。”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论王规令》:“文辨纵横,才学优赡。”旧唐书·柳璨传:“ 璨 纪 子玄 之失,别为十五卷,号《柳氏释史》,学者伏其优赡。”
(2).优美而充实。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明初抑南人重北人》:“惟当以器识远大,学问该博,文章优赡者充之。”
(3).充足,富厚。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或由年穀丰穰,而忽於蓄积;或由布帛优赡,而轻於施与。”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诸弟皆优赡有餘,而 宗师 妻子常寒露飢馁。” 宋 陆游 《南唐书·皇甫继勋传》:“资产优赡,名园甲第,冠于 金陵 。”
《漢語大詞典》:总龟(總龜)
(1).古代对知识渊博者之誉称。 唐 颜真卿 《丽正殿学士殷君墓碣铭》:“ 贺 呼君为五总龟,以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古今博洽之士,有称府者,有称库者……有称总龟者。”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义学之渊海,三藏之总龟。”
(2).用以称内容博大的典籍。
《漢語大詞典》:洪儒
大儒。学门渊博的读书人。南史·臧焘传:“于时 虞喜 、 范宣 并以洪儒硕学,咸谓四府君神主无缘永存於百世。”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全火及第》:“进士 张詡 , 临淮郡 洪儒也。”
《漢語大詞典》:渊才(淵才)
渊博的才能。太平御览卷六三二引 晋 张骘 《文士传》:“渊才达学,足以宏道世教,固逸伦之殊俊,搢绅之检式也。” 宋 杨万里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诗:“渊才无鼻孔,信口道无香。”
分類:渊博才能
《漢語大詞典》:洽人
学识渊博的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者流,或骚人墨客,游戏笔端,或奇士洽人,蒐罗宇外,纪述见闻,无所迴忌。”
分類:学识渊博
《漢語大詞典》:宽通(寬通)
渊博通达。 宋 王安石 《上徐兵部书》:“恭惟执事,宽通精明,暴著有年,宜留本朝,辅助风教。”
《漢語大詞典》:通智
学识渊博而明智的人。文子·明微:“通智得而不劳,其次劳而不病,其下病而益劳。”
《漢語大詞典》:谈薮(談藪)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裴僕射 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藪。” 刘孝标 注引《惠帝起居注》:“ 頠 理甚渊博,赡於论难。”后因以“谈藪”指知识渊博,对答如流。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谈论》:“称人谈论不竭为谈藪。”
(2).多人聚谈之所。 唐 独孤及 《河南府法曹参军张公墓表》:“谈藪清风,词林逸韵,墨池真草,三事永絶。”
《漢語大詞典》:杜武库(杜武庫)
晋 人对 杜预 的尊称。谓其学识渊博,如武库兵器,样样具备。晋书·杜预传:“ 预 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 杜武库 ’,言其无所不有也。”
《漢語大詞典》:食蹠
(1).比喻善学而知识渊博。语出吕氏春秋·用众:“善学者若 齐王 之食鷄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 高诱 注:“跖,鷄足踵。喻学者取道众多,然后优也。” 唐 骆宾王 《上梁明府启》:“若乃博闻强记,辨 晋国 之黄熊;将圣多能,识 吴门 之白马。言泉漱迥,惊瀑布以飞澜;文江澹虚,涵濯锦而翻浪。於是功超食跖,位典烹鲜。”
(2).比喻广泛搜求,点滴积累知识。 清 钱谦益 《〈艺林汇考〉序》:“勤学有食跖之能,临文无祭獭之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