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裴邃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4 【介绍】: 南朝梁河东闻喜人,字渊明。年少即能属文。善《左氏春秋》。初仕齐。入梁为庐江太守。武帝天监五年征讨邵阳洲时,以没突舰顺淮河进击,大破北魏军,以功封夷陵县子。迁广陵太守。邃深思有谋略,为政宽明,得士心,居身方正威重,将吏惮之。普通中以宣毅大将军督师北伐,屡破北魏军。卒于军,谥烈。
全梁文·卷五十六
邃字渊明,河东闻喜人。齐建武初为府主簿,举秀才,对策高第,除奉朝请,东昏嗣位,为抚军始安王参军,寻奔魏,为司徒属中书郎魏郡太守。天监初自拔还朝,除后军咨议参军,出为辅国将军庐江太守,加右军将军,封夷陵县子。迁冠军长史广陵太守,左迁始安太守,未至郡,迁右军咨议参军豫章王云麾府司马,出为竟陵太守,迁游击将军。又迁假节明威将军、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还为给事中、云骑将军、朱衣直阁将军,迁大匠卿。普通中为假节信武将军,除持节北徐州刺史,未之职,迁豫州刺史,进号宣毅将军,卒赠侍中左卫将军,进爵为侯,谥曰烈。
释宝渊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宝渊。姓陈。巴西阆中人也。年二十三。于成都出家。居罗天宫寺。欲学成实论为弘通之主。州乡术浅不惬凭怀。齐建武元年下都住龙光寺。从僧旻法师禀受五聚。经涉数载义颇染神。旻曰。此君任性俊警智虑过人。但恨迥忽不伦动静险躁。若值通人优接。当成一世名士。若不遇时不得其死。必当损辱大法矣。渊酷好蒲扑使酒挟气。终日狼𤠤无所推下。旻累谏晓喻返以为雠。因尔改涂。复从智藏采听先业。自建讲筵货财周赡。勇励辛勤有倍恒日。每言。大丈夫当使人侍我。何能久侍人。乃广写义疏。贵市王征南尚书缄封一簏有意西归。同寺慧济谑之曰。昔谢氏青箱不至不得作文章。今卿白麈未来判无讲理。渊曰。殊不然。此乃打狗杖耳。因带挟西返。还住旧寺。标定义府。道俗怀钦。于是论筵频建。听众数百。自重名行少宾知己。沙门智训。游学京华数论通敏。同还本壤投分与交。渊弗许也。后寺库犯官。渊自恃名高一州。为物所让。以身代当。强悍不弭。至于事成知当必败。因尔出郭。于路以刃自刎。时年六十一矣。即普通七年也。彭门尔时复有法文法度法护道兴等。并以广学达名。文贞廉好尚雅有风采。度通解大乘方严有则。护刚直履信不交世务。兴秉素怀正好仁奉义。并下都住寺不坠学宗。为诸雄辩所见推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6 【介绍】: 名一作深,唐人避讳改。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智远。元嘉子。袭爵广阳王。孝明帝初,为肆州刺史,后为恒州刺史,在州贪污纳贿。坐淫乱事免官,以王还第。及破六韩拔陵起事,诏以北道大都督往征之,降附者颇众。旋鲜于修礼、杜洛周起事,渊为大都督往征,以军无斗志,退走定州,为刺史杨津所逐,渊逃走,为葛荣所执杀,追谥忠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3 【介绍】: 名或作渊猷。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萧藻弟。封临汝侯。历任吴兴郡守、益州刺史。曾平定江阳人齐苟儿率众十万起事。在州颇僭滥,为武帝所知。还都,忧愧成疾卒。官终中护军。谥灵。
羊深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5 【介绍】: 北魏太山钜平人,字文渊。羊祉次子。学涉经史,好文章。为尚书骑兵郎。孝明帝神龟中沙汰郎官,深以才用见留。孝明帝正光末,迁尚书左丞,后兼给事黄门侍郎。孝武帝初,除书令,永熙三年,兼御史中尉、东道军司。及孝武帝入关,深与樊子鹄不从高欢,起兵于兖州,为齐州刺史,为东魏军所攻杀。
全后魏文·卷五十二
深字文渊,太山钜平人。初为司空府记室参军,转轻车将军、尚书骑兵郎。神龟中转驾部,加右军将军。正光末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付侍、北海王颢行台右丞、军司,仍领郎中,孝昌中迁尚书左丞,加平东将军、光禄大夫,兼给事黄门侍郎,封新泰男,出为三徐行台。孝庄即位,除安东将军、太府卿,又为二兖行台,免,寻除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元颢入洛,以为兼黄门郎,颢平免,后拜大鸿胪卿。普泰初,迁散骑常侍、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兼侍中。孝武即位,拜中书令,寻转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出为兼御史中尉、东道军司。及帝西迁,樊子鹄举义兖州,署为齐州刺史,天平二年败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9—526 【介绍】: 本名渊业。后人避唐讳或改为深业。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静旷。萧懿子。初仕齐为著作郎、太子舍人。懿为东昏侯毒死,与二弟逃匿。入梁,袭封长沙王,历秘书监,侍中。迁湘州刺史,尤著善政。性敦笃,崇信佛法。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全梁文·卷二十二
渊业(《梁书》但作「业」,亦作「深业」,避唐讳。)字静旷,武帝长兄长沙王懿之子。天监二年袭封。历秘书监、侍中、中书令、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普通二年死,谥曰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3—549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本名渊藻,字靖艺,小名迦叶。萧业弟。起家齐著作佐郎。入梁,封西昌县侯,为益州刺史。入为侍中。迁雍、兖二州刺史,有政声,官至散骑常侍、大将军。性谦退,不求闻达。善属文,尤好古体。武帝太清三年,侯景之乱,感气疾,绝食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深。北魏末神武尖山人。为人机警有胆略。孝明帝末参加杜洛周农民军。寻叛投尔朱荣,参与镇压义军,任平州刺史,镇范阳。尔朱荣死,孝庄帝使东莱王元贵平慰抚燕蓟,渊挟持贵平投元晔军前为定州刺史。又随尔朱兆镇压农民军,败走,投奔高欢。旋从欢破尔朱氏于韩陵。孝武帝永熙初除齐州刺史。及帝入关,复怀顾望。高欢又遗书嘱行青州事。乃夜袭青州,杀元贵平而未获青州任。自思多次反复,虑不获安,率骑南奔萧梁,为卖浆者斩于途。
萧明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6 【介绍】: 名或作渊明。北齐兰陵人。萧懿子。在梁封浈阳侯。梁武帝纳侯景,命明率军趋彭城,图进取。渡淮未几,为东魏俘,送至晋阳。高澄礼见之。齐文宣帝天保六年,西魏灭梁元帝,文宣帝立明为梁帝,送之南还,梁太尉王僧辩迎入建康,即位。梁司空陈霸先袭杀僧辩,废明,立萧方智,以明为太傅。次年,疽发背死。追谥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6 【介绍】: 名或作明。南朝梁南兰陵中都里人,字靖通。萧朗弟。封贞阳侯。梁武帝太清元年,为豫州刺史。明年,为都督率师北伐,军败被俘。元帝承圣末,北齐强盛,立渊明为梁帝,送之南还。梁将王僧辩惧,迎入建康即位。陈霸先寻袭杀僧辩,黜渊明为太傅、建安王。明年齐人征渊明,疽发背死。北齐追谥闵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朗。南朝梁宗室,字靖彻。萧懿子,封泉陵侯,任桂林刺史。倨傲而虐,郡下患之。记室庾丹谏而见害。武帝闻,使于岭表以功自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琅邪临沂人,字子渊。王规子。博览史传,尤工属文。仕梁起家秘书郎。梁元帝时拜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随梁元帝降西魏,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入北周,为内史中大夫、小司空。明帝好文学,以褒与庾信才名最高,特加亲待。武帝亦重之。官至宜州刺史,卒年六十四。有《王司空集》辑本。
全后周文·卷七
褒字子渊,琅邪临沂人,梁散骑常侍规子。举秀才,除秘书郎,转太子舍人,袭爵南昌县侯,迁秘书丞,选为宣成王文学,迁安成郡守。元帝承制,转智武将军、南平内史,及即位,拜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江陵陷,入魏,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周受禅,封石泉县子。明帝即位,加开府,保定中除内史中大夫。东宫建,授太子少保,迁小司空,寻出为宜州刺史。有《集》二十一卷。(案:《周书·王褒传》。建德已后凡大诏册,皆令具草,张薄据之,以建德元年三月癸亥诏、三年二月乙卯诏、六月戊午诏凡三首,编入褒集。然建德诏见存三十二首而张溥仅取三首,何所据乎?今以建德诏编入武帝文。)
僧渊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5—603 【介绍】: 隋僧。广汉郪人,俗姓李。家本巨富,生有异迹。年十八,其父命于城西康兴寺出家。奉戒守素,无所蓄积。寻入京,从陟岵寺僧宝学禅定,颇精研之。北周废佛时,仍归故寺。隋初,重饰寺宇,又架桥于锦水上,于民称便。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李氏。蜀之广汉郪人也。家饶财。及渊之生。天雨钱而禀涌粟。盖其福报然欤。年十八。投乡之康兴寺薙落。俄入京。依陟岵寺沙门僧宝习定。少与同寺毅法师善。至是复同游学。毅尤通外典。工草隶。及周氏废教。即还毁所居故寺。隋兴更新缔构。领匠伐木。偶久雨。祷之辄霁。造塔相轮。必欲以金为之。复掘地获金。以充其用。后架桥锦江上。或传。诸葛武侯尝沈铁錞水中。长八九尺。径三尺计。世亦未之见也。桥成。錞自浮至。既又失所在。人以为神。毅以仁寿二年。十二月十二日终。春秋六十九。渊曰。我顾可以独留哉。再阅日乃终。春秋八十四。遗言同葬。故弟子不敢违。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习禅三
释僧渊。姓李。广汉郪人。家本巨富。为巴蜀所称。及渊初诞。天雨铜钱于庭。家内合运处处皆满。父运疲久口嘘唱之钱不复下。仓内贮米但及于半忽满溢出。亲姻外内莫不叹其福报也。自少至长志干殊人。行则安而徐动。坐则俨而加趺。眼光外射焰焰发越。容色玉润状若赤铜。声若洪钟响发林动。两足轮相十角分明。二手九井文理如画。年十八身长七尺。其父异之命令出家。即而剃落住城西康兴寺。今所谓福缘是也。博寻人法访无远迩。经耳不忘蕴括怀抱。奉戒守素大布为衣。瓶钵之外无所蓄积。与同寺毅法师。交游。二人即蜀郡僧中英杰者也。相随入京博采新异。有陟岵寺沙门僧实者。禅道幽深帝王所重。便依学定豁尔知津。经涉炎凉详覈词义。渊研精定道。毅博通经术。丘索草隶靡不留心。周氏废教便还故寺。割东行房以为私宅。馀者供官。随氏运开更新缔构。领匠伐木。连雨两月。渊执炉祈请。随语便晴。造塔须金盘。又请地府。随言即掘。应命藏开用足。馀金还归本窟。详斯福力今古未闻。常给孤独不逆人意。远近随助泉布若流。又以锦水江波没溺者众。便于南路欲架飞桥。则扣此机众事咸集。昔诸葛武侯指二江内。造七星桥造三铁镦。长八九尺径三尺许。人号铁鎗。拟打桥柱。用讫投江。顷便祈祷方为出水。渊造新桥将行竖柱。其镦自然浮水来至桥津。及桥成也。又自投水。道俗歌谣于今逸耳。渊毅二师并为物轨。晨夕问法无亏遗寄。毅以仁寿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寅时。告弟子曰。三界无常。吾其化矣。言终神谢福缘本住。春秋六十有九。渊闻之悯然曰。毅师已往我岂独留。俄而遘疾。遗语同瘗。即以其月十四日又化。春秋八十有四。至十七日并窆于九里堂焉。刊石纪之于寺堂。陈子良为文。
僧𩇕渊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4—611 【介绍】: 隋僧。京兆武功人,俗姓赵。年十三出家。北周毁佛时,乃剜眼以供养。隋初,仍为僧。通习群经,一闻无坠。常住山安禅,不涉尼寺市廛。晚居终南山至相道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姓赵氏京兆武功人也。世累冠盖。出家年十三。逮周祸之作。嘅佛日之沦匿。乃抉日自誓。无毁戒足。隋室隆尚正法。即再剃染。而慧业仍旧。自华严。地持。涅槃。十地皆一闻便讲。众莫不叹伏。然其軏身范物。讵殚详叙。尝依灵裕法师于东夏。门人以其戆率侵易之。独裕公异其器宇。引与之语。果颖拔。大加赏识。曰诚吾徒也。遂燕寝与俱。入关屏迹终南山至相寺。及裕被诏入朝。每暇则过渊谭笑欣畅。且以其上所施予。为渊移寺路。知风水者善之。 大业七年。四月八日。以疾卒于所居寺。寿六十八。前卒之十日。忽平生所持瓦钵。无故破为五片。渊谓人曰。钵吾命也。今如此。五阴散矣。又方属纩。钟撞之嘶。破不成声。弟子法琳。建塔立铭。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 义解篇七
释𩇕渊。姓赵氏。京兆武功人也。家世荣茂冠盖相承。厌此浮假希闻贞素。十三出家。道务宏举定慧攸远。属周武凌法。而戒足无毁。慨佛日潜沦。拟抉目馀烈。乃剜眼奉养。用表慧灯之光华也。然幽情感通遂果心愿。暨隋文重开正法即预缁衣。而慧业遐举闻持莫类。自华严地持涅盘十地。皆一闻无坠历耳便讲。既释众疑时皆叹伏。行必直视动静咸安。住则安禅缘诸止观。一钵之与百纳。始习至终。常坐之与山居。报倾便止。讥疑有涉敛足不行。尼寺市𮤪由来不往。斯诚节动后昆厉清末法。兼以是非长短罕附胸怀。供给僧俦身先轨物。承灵裕法师擅步东夏。乃从而问焉。居履法堂亟经晦朔。身服粗素摧景末筵。目不寻文口无谈义。门人以为蒙类也。初未齿之。裕居座数观异其器宇。而未悉其惠解。乃召入私室与论名理。而神气霆击思绪锋游。对答如影响。身心如铁石。裕因大嗟赏。以为吾之徒也。遂不许住堂同居宴寝。论道说义终日竟夜。两情相得顿写幽深。渊谓。理出不期更流神府。博观盛集全无可师。还返裕所具陈性欲。后整操关壤屏迹终南。置寺结徒分时程业。三辅令达归者充焉。今之至相寺是也。裕后敕召入朝。才有间隙径投渊寺。欣畅意得倾阴屡改。又以帝之信施为移山路。本居迮隘兼近川谷。将延法众未日经远。裕卜西南坡阜。是称福地。非唯山众相续。亦使供拟无亏。渊即从焉。今之寺墌是也。自尔迄今五十馀载。凶年或及而寺供无绝。如裕所示。斯亦预见之明也。因疾卒于至相之本房。春秋六十有八。即大业七年四月八日也。初渊奉持瓦钵。一受至终行住随身未曾他洗终前十日破为五段。因执而叹曰。钵吾命也命缘已谢五荫散矣。因而遘疾。此则先现灭相。后遂符焉。及正舍寿之时。钟声无故嘶破。三年之后更复如本。此皆德感幽显呈斯徵应。率如此类也。弟子法琳。夙奉遗踪敬崇徽绪。于散骸之地。为建佛舍利塔一所。用津灵德。立铭表志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635 【介绍】: 唐开国皇帝。祖籍陇西成纪,迁狄道,又徙武川镇,后入中原,居南赵郡广阿。字叔德。其祖于北周时封唐国公。渊七岁袭爵,隋时累迁太原留守。炀帝大业十三年起兵反隋,次年称帝,国号唐,建都长安。在位九年,平定群雄统一天下,传位于太子世民,自称太上皇。卒谥大武皇帝。
全唐文·卷一
帝姓李氏。讳渊。字叔德。其先陇西成纪人。后徙长安。祖虎。佐周有功。为柱国。追封唐公。帝生袭封。隋大业十二年十二月为太原留守。明年五月举义兵。十一月入长安。尊立恭帝。自为大丞相。进爵为王。义宁二年戊寅五月受禅。建元武德。在位九年八月。传位太子。年七十一。谥曰大武皇帝。庙号高祖。追尊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