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3
词典
2
分类词汇
31
共3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馄饨
大樽
浮囊
筏渡
桴筏
腰舟
要舟
达济
浮涉
罂筏
杭筏
匏罂
往渚还汀
同舟共济
械筏
《國語辭典》:
馄饨(餛飩)
拼音:
hún dun
一种用面粉做成薄皮,内包肉馅,煮熟后可食用的食品。也称为「扁食」、「匾食」、「鹘突」、「抄手」、「云吞」。
分類:
馄饨
一种面食
馒头
渡水
面食
薄面
《漢語大詞典》:
大樽
即腰舟。形如酒器,可系于腰间。作渡水之用。
《
庄子·逍遥游
》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陆德明 释文:“‘不虑以为大樽’本亦作尊。 司马 云:樽如酒器,缚之於身,浮於江湖,可以自渡。虑,犹结缀也。案所谓腰舟。”
分類:
酒器
渡水
水之
《國語辭典》:
浮囊
拼音:
fú náng
一种渡水的用具。将皮囊充气,佩在腰间;或多个皮囊串联,人坐于其上,可以浮泛于江河上。宋。司马光〈潜虚〉:「城堤浮囊,不可不完也。」《三才图会。器用。卷八。兵器类。浮囊》:「浮囊者,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系其空,束于腋下,人浮以渡。」
分類:
渡水
气囊
《漢語大詞典》:
筏渡
用筏子渡水。 清
魏源
《
圣武记
》
卷五:“ 海兰察 潜由上游筏渡,绕山后,出贼营之上。”
分類:
筏子
渡水
《漢語大詞典》:
桴筏
亦作“ 桴栰 ”。 渡水用的竹、木筏。
《
汉书·地理志下
》
“ 孔子 悼道不行,设浮於海,欲居 九夷 ” 唐 颜师古 注:“言欲乘桴筏而适 东夷 ,以其国有仁贤之化,可以行道也。”
《
论语·公冶长
》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宋 邢昺 疏:“言我之善道中国既不能行,即欲乘其桴栰渡于海。”
《
镜花缘
》
第八四回:“舟车:桴筏、玉舆。”
分類:
渡水
木筏
《國語辭典》:
腰舟
拼音:
yāo zhōu
一种渡水的用具。将皮囊充气,佩于腰间;或多个皮囊串联,人坐于其上,可以浮泛于江河上。也称为「浮囊」。
分類:
渡水
《漢語大詞典》:
要舟
将葫芦系于腰间渡水,作用如舟,称“要舟”。亦指系在腰间赖以直立水中的工具。
《
北史·艺术传下·蒋少游
》
:“ 青州 刺史 侯文和 亦以巧闻,为要舟,水中立射。”参见“ 腰舟 ”。
分類:
葫芦
渡水
《國語辭典》:
腰舟
拼音:
yāo zhōu
一种渡水的用具。将皮囊充气,佩于腰间;或多个皮囊串联,人坐于其上,可以浮泛于江河上。也称为「浮囊」。
分類:
渡水
《漢語大詞典》:
达济(達濟)
渡水到达彼岸。 唐 王度
《古镜记》
:“ 勣 携镜上舟,照江中数步,明朗彻底;风云四歛,波涛遂息;须臾之间,达济天堑。”
分類:
渡水
水到
到达
彼岸
《漢語大詞典》:
浮涉
乘舟渡水。
《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
:“便与 袁沛 、 邓子孝 等浮涉沧海,南至 交州 。”
分類:
乘舟
渡水
《漢語大詞典》:
罂筏
用罂和竹木做成的渡水筏子。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水灾》
:“ 太宗 淳化 之岁,尝自七月至九月雨不止, 崇明门 外,皆浮甖栰以济。”
分類:
竹木
渡水
筏子
《漢語大詞典》:
杭筏
渡水的筏子。 宋 赞宁 等
《
宋高僧传·义解·智藏
》
:“ 杭乌山 者, 越 俗言讹,合言 杭嵨 ,谓 浙江 所渡古用杭筏,到岸藏杭,故云嵨也。”
分類:
渡水
筏子
《漢語大詞典》:
匏罂
匏樽和木罂缻。系两种酒器,古人结扎之用以渡水,因以“匏甖”借指舟船。甖,同“ 罌 ”。 明
陈子龙
《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
诗:“毒淫共匏甖,嶔崎同衡軛。”参见“ 腰舟 ”、“ 木罌缻 ”。
分類:
和木
酒器
结扎
渡水
《漢語大詞典》:
往渚还汀(往渚還汀)
谓往返都须渡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
:“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还汀。”自注:“往渚还汀,谓四面有水。”
分類:
往返
渡水
《國語辭典》:
同舟共济(同舟共濟)
拼音:
tóng zhōu gòng jì
比喻同心协力,共图解救,战胜困难。参见「同舟而济」条。《三国志。卷二八。魏书。毋丘俭传》裴松之注引〈文钦与郭淮书〉曰:「夫当仁不让,况救君之难,度道远艰,故不果期要耳。然同舟共济,安危势同,福痛已连,非言饰所解,自公侯所明也。」
分類:
渡水
同心协力
战胜
困难
《漢語大詞典》:
械筏
古代捆枪成束而编成的渡水之具。
《
武备志·军资乘·济水
》
:“械筏者,以枪十条为束,一束力胜一人,且以五千条为率,为一筏。枪去鐏刃,鳞次而排,纵横缚之,可渡五百人。”
分類:
渡水
水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