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坤顺(坤順)
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后以“坤顺”称妇女温柔顺从。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宫训》:“宫树槐根隐隐,从地府学成坤顺。”
《漢語大詞典》:柔静
柔而静;温柔娴静。汉书·李寻传:“地道柔静,阴之常义也。” 宋 苏轼 《内中御侍已下贺太皇太后冬至词语》:“体柔静以临朝,配清明而烛物。”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这个温文柔静的女子,竟是数以百计的 清 营官兵的送命无常。”
分類:温柔娴静
《國語辭典》:雌风(雌風)  拼音:cī fēng
1.卑恶的风。《文选。宋玉。风赋》:「故其风中人,状直憝溷,郁邑殴致湿,……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2.比喻妇人悍妒的威势。《西湖二集》卷二○:「六月鹏抟雌风盛,身跨五马极豪华。」
《漢語大詞典》:柔淑
温柔贤淑。 南唐 谭峭 化书·俭化·乳童:“有柔淑之态,则荆苧可以行妇道,岂在乎组绣也。” 宋 梅尧臣 《新婚》诗:“幸皆柔淑姿,禀赋诚所获。” 宋 陈亮 《祭郭伯瞻母夫人文》:“夫人柔淑,於何用彰!” 苏曼殊 《碎簪记》:“﹝ 杜灵芳 ﹞问曰:‘君与 莲佩 女士曾见面否?与妾同乡同塾,其人柔淑堪嘉也。’”
分類:温柔贤淑
《漢語大詞典》:柔闲(柔閑)
温柔、娴淑。闲,通“ 嫻 ”。周书·皇后传·宣帝陈皇后:“咨尔仪范柔闲,操履凝洁。” 宋 曾巩 《中大夫尚书左丞蒲宗孟追封三代并进封妻制·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具官某妻某氏言容功德,柔闲懿恭。”
分類:温柔
《國語辭典》:温情(溫情)  拼音:wēn qíng
温厚的情感。如:「家庭里父母子女间的温情,是人间的至情。」
《國語辭典》:平缓(平緩)  拼音:píng huǎn
1.地势或水流平稳缓慢。如:「这里的地势平缓,适宜建造房子。」
2.心情平和安稳。如:「经过政府妥善的安置后,灾民受地震惊吓的心情已经平缓许多了。」
《漢語大詞典》:柔善
指性格温柔的善良之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於善,则为刚善;习於恶,则为刚恶。柔的习於善,则为柔善;习於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漢語大詞典》:柔嫕
温柔和善。 宋 曾巩 《沈氏夫人墓志铭》:“媛维 沉 女,经德以身,柔嫕静简,孚于属人。” 宋 曾巩 《德清县君周氏墓志铭》:“﹝夫人﹞为人柔嫕静庄。”
《漢語大詞典》:猗狔
亦作“ 猗柅 ”。亦作“ 猗抳 ”。
(1).犹婀娜。柔美貌。文选·宋玉〈高唐赋〉:“东西施翼,猗狔丰沛。” 李善 注:“猗狔,柔弱下垂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纷溶萷蔘,猗柅从风。”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猗柅犹阿那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掉指桥以偃寋兮,又猗抳以招摇。”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猗抳,下垂貌。”
(2).引申为温柔貌。 王闿运 《瞿学士吴氏墓志铭》:“孝婉猗狔,和于婢使。”
《漢語大詞典》:柔丽(柔麗)
(1).温柔美丽。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柔丽之身,亟委土木,刚清之才,遽为丘壤。” 李大钊 《青春》:“彼幽闲贞静之青春,携来无限之希望,无限之兴趣,飘然贡其柔丽之姿,於吾前途辽远之青年之前,而默许以独享之权利。”
(2).婉柔清丽。多指诗词风格。 刘永济 《〈元人散曲选〉序论》:“夫词家素以 苏 辛 格高体变, 耆 卿格卑体正相标目,盖词以柔丽为宗,而二家( 苏軾 、 辛弃疾 )以豪肆为之也。”
《漢語大詞典》:甜软(甜軟)
甜蜜温柔。 许地山 《缀网劳蛛·枯杨生花》:“妇人嚷不得,只能用最后的手段,用极甜软的话向着他。”
分類:甜蜜温柔
《漢語大詞典》:柔娥
温柔的美女。 唐 薛能 《杨柳枝》诗:“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漢語大詞典》:柔恶(柔惡)
指外似温柔内心恶劣的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於善,则为刚善;习於恶,则为刚恶。柔的习於善,则为柔善;习於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漢語大詞典》:宛媚
温柔妩媚。 唐 蒋防 《霍小玉传》:“须臾, 玉 至,言叙温和,辞气宛媚。” 唐 无名氏 《白蛇记》:“从二女奴,皆乘白马,衣服皆素,而姿容宛媚。”
分類:温柔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