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宵盘(宵盤)
夜间游乐。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宵盘昼憩,非舟非驾。” 刘良 注:“盘,乐。”
分類:游乐晚上
《国语辞典》:白沙湾(白沙湾)  拼音:bái shā wān
地名。位于新北市三芝区内。已开发为游乐海水浴场,因其具有白色沙滩而闻名,为北部地区夏季的游乐胜地。
《漢語大詞典》:由衍
游行衍溢。谓纵情游乐。由,通“ 游 ”。文选·马融〈长笛赋〉:“由衍识道,噍噍讙譟。” 李善 注:“由衍,行貌。”
《漢語大詞典》:鞲绁(韝紲,韝緤)
亦作“ 韝緤 ”。韝以蹲鹰,绁以牵狗。借指纨袴子弟放浪游乐的生活。北齐书·幼主传:“属之以丽色淫声,纵韝紲之娱,恣朋淫之好。”宋书·后废帝纪:“犬马是狎,鹰隼是爱,皁歷轩殿之中,韝緤宸扆之侧。” 唐 无名氏 《河东记·李自良》:“落拓不事生业,好鹰鸟,常竭囊货为韝紲之用。” 唐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景物非不佳,独坐如韝紲。”
《漢語大詞典》:遨魂
谓使精神得到游乐。
分類:精神游乐
《漢語大詞典》:诞淫(誕淫)
大肆游乐。书·多士:“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 孙星衍 疏:“大淫游佚豫,无顾于天之显道及民之敬顺。”按, 孔 传读作“诞淫厥泆,罔顾于民,显民祗。”“诞淫”义犹过甚。 孔 传:“言 紂 大过。其过,无顾於天,无能明人为敬。暴乱甚。” 孔颖达 疏:“乃復大淫过其泆,无所顾於上天,无能明民为敬……淫、泆俱训为‘过’,言‘紂’大过其愆过。”
《漢語大詞典》:清篽
亦作“清篽”。
(1).在池上设置的小室,供禽鸟栖息,以便捕捉。《文选·张衡〈东京赋〉》:“於东则洪池清蘌,渌水澹澹,内阜川禽,外丰葭菼。”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 应劭 曰:蘌,在池水上作室,可用栖鸟,鸟入则捕之。” 晋 左思 《魏都赋》:“表清籞,勒虞箴。”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渔具·鱼梁》:“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2).谓帝王田猎游乐的苑囿。 宋 司马光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口号·作语》:“荣生道路,威动塞垣,驻大旆於近郊,留朱轮於清籞。”
《漢語大詞典》:酒舠
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 宋 秦观 《和王通叟琵琶》:“金纹捍面紫檀槽,曾抱花前送酒舠。”
《国语辞典》:翘翘板(翘翘板)  拼音:qiào qiào bǎn
一种儿童游乐器具。由一狭长厚重的木板制成,中央有轴支撑,游戏时,儿童坐在木板的两端,忽上忽下以为乐。也称为「跷跷板」。
《国语辞典》:风火轮(风火轮)  拼音:fēng huǒ lún
1.传说中哪吒双脚所驾的神奇之轮,一风一火。《封神演义》第一四回:「(哪吒)把脚一登,驾起风火二轮,只见风火之声,如飞云掣电,望前追赶。」
2.一种高空轮状、可供乘人转动的游乐设备。
《漢語大詞典》:陆船(陸船)
犹今北方之旱船,南方之荡湖船。供游乐之用。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初,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 胡三省 注:“陆船者,缚竹木为船形,饰以繒綵,列人於中,舁之以行。”
《漢語大詞典》:淫民
游乐怠惰的人。 汉 刘向 说苑·政理:“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分類:游乐怠惰
《漢語大詞典》:游荡不羁(遊蕩不覊)
游乐放荡,不受拘束。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补遗》:“后 閔 以游荡不覊,卓锥无地,姬延之至家,寝食与共,虽伉儷不过也。”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此行岂可替名:“ 蜀 人 郭震 ,博学能诗,游荡不覊,然才识过人。”亦作“ 游荡不羇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殊 少为士人,游荡不羇。”
《国语辞典》:流连荒亡(流连荒亡)  拼音:liú lián huāng wáng
古代国君巡行天下时,多纵情沉溺于打猎、饮酒等游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后用以形容沉迷游乐而忘归,以致荒废正事。
《国语辞典》:敲锣击鼓(敲锣击鼓)  拼音:qiāo luó jí gǔ
1.敲打锣鼓。多用于民间游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也作「敲锣打鼓」。
2.形容大肆宣扬。如:「这么一点小事,又何必敲锣击鼓,弄得人尽皆知。」也作「敲锣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