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负帙
题衣
九九登高
稷下学派
飘零书剑
《漢語大詞典》:负帙(負帙)
亦作“ 负袟 ”。 背负书籍。谓游学外地,勤奋读书。梁书·武帝纪中:“朕思阐治纲,每敦儒术,軾閭闢馆,造次以之。故负袟成风,甲科间出,方当置诸周行,饰以青紫。”魏书·邢峦传:“ 峦 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或有渔猎三史,纷纶五经,都讲开黌,诗生负帙。”隋书·经籍志一:“四方鸿生鉅儒,负袠自远而至者,不可胜算。”
《漢語大詞典》:题衣(題衣)
后汉 任末 记事于衣的故事。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任末 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后以“题衣”为负笈游学之典。 唐 张继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诗:“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国语辞典》:九九登高  拼音:jiǔ jiǔ dēng gāo
汉代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经年。一日,长房告桓景,九月九日将有灾厄,宜全家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登高饮酒,以去其灾。景如其言,归,见鸡犬牛羊皆暴毙。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自此,后人乃习于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
《国语辞典》:稷下学派(稷下学派)  拼音:jì xià xué pài
战国时代在稷下(今山东省临淄县北)学宫游学立说的学术团体。是囊括多种学说的团体,著名的人物有宋钘、尹文、彭蒙、慎到、田骈、环渊、邹衍、鲁仲连等,孟轲、荀况及其弟子亦曾游学于此。此学术团体除影响其后的庄周、惠施、公孙龙、韩非等外,汉初黄老之学和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漢語大詞典》:飘零书剑(飄零書劍)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金瓶梅词话》第五六回:“如今虽是飘零书剑,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三四带房子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