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5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嬉耍
熙游
行戏
顽耍
轩轾戏
掩雀捕蝉
行乐
飞鸟
游戏
斗牛
击壤
儿戏
秋千
竹马
玩物
《漢語大詞典》:嬉耍
游戏;玩耍。 清 陈维嵩 《女冠子·癸丑元夕用宋蒋竹山韵》词:“想谁家,年少此际,正逐暗尘嬉耍。”白雪遗音·起字呀呀哟·春和景明:“春和景明,嬉耍天晴,飞杨花絮舞长空。”《诗刊》1978年第5期:“ 卧狼山 的姑娘呵,在马背上诞生,在刀影下嬉耍,在枪声里成长!”
分類:游戏玩耍
《漢語大詞典》:熙游(熙遊)
游乐;游戏。 南朝 梁 萧统 《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陶嘉月而熙游,藉芳草而眺瞩。”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儿童﹞一见字形乃如画成其物,踊跃欢喜,等於熙游。”
分類:游乐游戏
《國語辭典》:行戏(行戲)  拼音:háng xì
梨园中称祭祀行神所演出的酬神戏。
分類:游戏
《國語辭典》:顽耍(頑耍)  拼音:wán shuǎ
玩乐、嬉戏。《儒林外史》第一回:「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红楼梦》第二四回:「这会子我不得閒儿,明儿你到书房里来,和你说天话儿,我带你园里顽耍去。」
分類:游戏游赏
《漢語大詞典》:轩轾戏(軒輊戲)
指儿童玩跷跷板的游戏。比喻几方势力争夺形成一上一下的局面。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文学革命之回顾(三)》:“自 清 朝末年的立宪运动一直到最近的军阀斗争,都是几组半封建资产阶级相互所演出的轩轾戏。”
《国语辞典》:掩雀捕蝉(掩雀捕蝉)  拼音:yǎn què bǔ chán
泛指孩童的游戏。汉。王充《论衡。自纪》:「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
《國語辭典》:行乐(行樂)  拼音:xíng lè
1.作乐、享受欢乐。《文选。谢朓。游东田诗》:「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2.行乐图的简称。参见「行乐图」条。《儒林外史》第二八回:「有一个小照行乐,求大笔一题。」
《國語辭典》:行乐图(行樂圖)  拼音:xíng lè tú
以行乐为题材的图画。亦指人的肖像画。《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前日女婿上门,他举家都看个勾,行乐图也画得出在那里。」《儒林外史》第三○回:「宗老爷家一个小厮拿著一封书子,送一幅行乐图来求题。」简称为「行乐」。
《國語辭典》:飞鸟(飛鳥)  拼音:fēi niǎo
飞禽。《庄子。天下》:「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回冢寨鹿角十重,虽飞鸟亦不能入,何虑贼兵。」也作「蜚鸟」。
《漢語大詞典》:游戏(遊戯)
见“ 游戏 ”。
分類:游戏
《國語辭典》:斗牛(鬥牛)  拼音:dòu niú
1.二牛相斗或人与牛相斗。如:「西班牙的斗牛,举世闻名。」
2.相斗的牛。如:「这两只斗牛,看起来都极凶猛。」
3.简易的篮球比赛。每队人数限三人,只打半场。
4.橄榄球比赛的争球。也称为「正集团」。
《國語辭典》:击壤(擊壤)  拼音:jí rǎng
一种古代的游戏。将一块鞋状的木片当靶子,在一段距离之外用另一块木片对其投掷,打中则获胜。汉。王充《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此本为老人閒暇无事时的游戏。《艺文类聚。卷一一。帝王部。帝尧陶唐氏引帝王世纪》:「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于道。」后比喻太平盛世。《文选。张协。七命》:「玄龆巷歌,黄发击壤。」唐。张说〈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难得,人代几何?击壤之欢,良有以也。」
《國語辭典》:击壤歌(擊壤歌)  拼音:jí rǎng gē
唐尧时,老人于耕作之馀,击壤歌咏,蒙受帝尧之恩德而不自知。典出汉。王充《论衡。艺增》。后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七出:「息风波,固皇图,愿见康衢击壤歌。」
《國語辭典》:儿戏(兒戲)  拼音:ér xì
比喻轻率、不郑重。如孩童嬉戏一般。《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吾虽兵少,觑汝辈如儿戏耳。」也作「儿嬉」。
《國語辭典》:秋千  拼音:qiū qiān
以两条等长的绳索或铁鍊,分别横拴板块的两端所制成的游戏器材。可前后摆荡。宋。欧阳修〈渔家傲。红粉墙头花几树〉词:「天欲暮,流莺飞到秋千处。」也作「鞦韆」。
《國語辭典》:鞦韆  拼音:qiū qiān
一种游戏器材。在ㄇ形的高架或树干上悬系两条等长的绳索或铁链,底边分别横拴于一块平木板的两端,人可站立或坐于板上,两手握绳或链,利用身体力量前后摇荡。《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在马上抬身一望,正见墙内鞦韆竞就,欢鬨方浓。」《红楼梦》第六三回:「这里众人且出来散一散。佩凤偕鸳两个去打鞦韆顽耍。」也作「秋千」。
《國語辭典》:竹马(竹馬)  拼音:zhú mǎ
1.一种童玩。多以竹竿制成,充作马骑。《后汉书。卷三一。郭伋传》:「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2.一种戏剧道具。以小竹竿象徵马。《宋元戏文辑佚。耿文选》:「士女竹马儿使军器,十人斋郎甚脸嘴。」
《國語辭典》:玩物  拼音:wán wù
1.供玩赏、玩弄的人或器物。《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
2.观览景物。晋。陆云〈高冈〉诗四首之四:「幽居玩物,顾景自颐。」
《國語辭典》:玩物  拼音:wàn wù
玩赏器物。《书经。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