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剽急
(1).勇猛敏捷。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没之命,卒召太傅,属以后事,诚实可虑。加 吴 楚 剽急。乃昔所记,而太傅离少主,履敌庭,恐非良计长算之术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至是 育 復上奏,言宜坚壁清野,挫剽急之锋,徐观其势而为之策。”
(2).谓声音激越。 晋 潘岳 《笙赋》:“或桉衍夷靡,或竦踊剽急。”
(3).水流湍急貌。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其水黝黑,约三百里,奔流剽急。”
《漢語大詞典》:江泌
湍急的江水。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三:“回风扬江泌,寒响栖动树。”
分類:湍急江水
《漢語大詞典》:洄汩
水流湍急回旋。新唐书·柳宗元传:“畔尺进而寻退兮,盪洄汩乎沦涟。”
《漢語大詞典》:滀水
(1).蓄积的水。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故春亲耕以劝农,賑贷以赡不足,通滀水,出轻繫,使民务时也。”
(2).湍急的水。《后汉书·公孙瓒传》:“日穷月急,不遑啟处。鸟戹归人,滀水陵高,汝当碎首於 张燕 ,驰骤以告急。” 李贤 注:“滀音丑六反,喻急也。”
分類:湍急蓄积
《漢語大詞典》:水悍
谓湍急的水势。新唐书·薛平传:“疏道二十里,以釃水悍。”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疏道二十里,以杀水悍。”
分類:湍急水势
《漢語大詞典》:爽烈
(1).清冽而湍急。艺文类聚卷六十引《蒲元传》:“﹝ 元 ﹞为 诸葛亮 铸刀三千口。刀成,自言 汉水 钝弱,不任淬用。 蜀江 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
(2).豪迈壮烈。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词曲:“至如《王粲登楼》第二折,摹写覊怀壮志,语多慷慨,而气亦爽烈。”
《漢語大詞典》:楚濑(楚瀨)
楚 地湍急的水流。 南朝 梁 沈约 《饯谢文学》诗:“瀄汨背 吴 潮,潺湲横 楚 瀨。”
分類:湍急水流
《漢語大詞典》:涴濑(涴瀨)
水流回曲湍急貌。南齐书·张融传:“淃涟涴瀨,辗转纵横,扬珠起玉,流镜飞明,是其回堆曲浦,欹关弱渚之形势也。”
《漢語大詞典》:泷路(瀧路)
湍急的水路。 唐 戴叔伦 《留别道州李使君圻》诗:“瀧路下丹徼,邮童挥画橈。”
分類:湍急水路
《國語辭典》:急旋旋  拼音:jí xuán xuán
急遽快速。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过了些青山隐隐,绿水悠悠,荒祠古庙,沙岸汀洲。七林林低陇高丘,急旋旋浅涧深沟。」
《漢語大詞典》:激峻
峻急,湍急。《水经注·河水一》引 汉 桓谭 《新论》:“四瀆之源, 河 最高而长,从高注下,水流激峻,故其流急。”
分類:峻急湍急
《漢語大詞典》:浇激(澆激)
谓水流回旋湍急。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上嶔寄而蒙笼,下深沉而浇激。”
《漢語大詞典》:汹急(洶急)
水势湍急。元史·汪德臣传:“ 嘉陵 、 白水 交会,势汹急。”
《国语辞典》:骡马大道(骡马大道)  拼音:luó mǎ dà dào
中国大陆滇西纵谷地形险峻,水流湍急,联络困难,交通多赖骡马驮运,故有二条以连络昆明和缅甸为主的骡马大道,第一条为滇缅北道,由昆明西行,经保山、腾冲,沿大盈江到缅甸八莫上船;第二条为滇缅南道,由昆明西南行,经墨江、宁洱、思茅、车里入缅甸。
《国语辞典》:急水下不得桨(急水下不得桨)  拼音:jí shuǐ xià bù dé jiǎng
(谚语)在湍急的水流中无处下桨。比喻匆忙之间,找不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如:「事发突然,令人措手不及,正是急水下不得桨,一时之间没人想得出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