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偾军(僨軍)
(1).使军队覆败。 唐 陆贽 《请不与李万荣汴州节度使状》:“悖谓犯上,败谓僨军。”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为人后者不入:“以其背亲从人,故与僨军亡国者并斥之。”
(2).指溃败的军队。明史·忠义传·花云:“及 汉 兵败, 孙 復窃儿走,渡 江 ,遇僨军夺舟弃 江 中,浮断木入苇洲,採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漢語大詞典》:破溃(破潰)
破裂崩溃;破亡溃败。吕氏春秋·决胜:“勇则能决断,能决断则能若雷电飘风暴雨,能若崩山破溃,别辨霣坠,若鷙鸟之击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虏其众”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起居注》:“輒勒兵马,与战 官渡 ,乘圣朝之威,得斩 绍 大将 淳于琼 等八人首,遂大破溃。”
《漢語大詞典》:溃崩(潰崩)
溃败瓦解。三国志·魏志·陶谦传“是岁, 谦 病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谦 死时,年六十三, 张昭 等为之哀辞曰:‘……丧覆失恃,民知困穷。曾不旬日,五郡溃崩。’”
分類:溃败瓦解
《漢語大詞典》:奔沮
溃败逃跑。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金鼓响振, 布 众奔沮。”
分類:溃败逃跑
《漢語大詞典》:靡披
形容军队溃败,不能立足。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师之攸向,无不靡披。”
《漢語大詞典》:穷沮(窮沮)
困厄溃败。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 曹操 ﹞又讨击 袁术 ,使穷沮而死。”
分類:困厄溃败
《國語辭典》:雨零星散  拼音:yǔ líng xīng sàn
形容事物如雨点星辰一般疏落的散开。《水浒传》第五七回:「杀的大败亏输,雨零星散。」
《漢語大詞典》:鱼烂河决(魚爛河决)
鱼肉腐烂, 黄河 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 汉 班固 曰:“ 河 决不可復壅,鱼烂不可復全。” 宋 朱熹 《读两陈谏议遗墨》:“是以凡 安石 之所为,卒之得以附於陵庙之尊,託於謨训之重,而天下之人愈不敢议,以至於鱼烂 河 决而后已焉!” 明 宋濂 《傅守刚墓碣》:“鱼烂 河 决,不可救药,君子每为之太息。”
《國語辭典》:辙乱旗靡(轍亂旗靡)  拼音:chè luàn qí mǐ
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车辙痕迹紊乱,旗帜四处倒地。形容军队溃败的样子。《孽海花》第二五回:「陆军方面,言、鲁、马、左四路人马,在平壤和日军第一次正式开战,被日军杀得辙乱旗靡。」
《國語辭典》:土崩鱼烂(土崩魚爛)  拼音:tǔ bēng yú làn
土崩,土石崩塌。鱼烂,鱼肉腐败。土崩鱼烂比喻国家因内乱而灭亡。《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阵之列,骋奔中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也作「鱼烂土崩」。
《國語辭典》:拖垮  拼音:tuō kuǎ
受牵连而崩溃、瓦解。如:「他因嗜赌而将全家的经济拖垮了。」
《國語辭典》:一触即溃(一觸即潰)  拼音:yī chù jí kuì
一接触即溃败。形容非常容易打垮。如:「别被那些虚张声势的人吓著了,他们只是群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
《漢語大詞典》:详败(詳敗)
假装溃败。详,通“ 佯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括 至,则出兵击 秦 军。 秦 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
分類:假装溃败
《国语辞典》:匹马不还(匹马不还)  拼音:pī mǎ bù huán
连一匹马都没回来。形容军队溃败。《宋史。卷三六九。列传。刘光世》:「太尉傥选精兵自将来洪,而开一路令归,伏兵掩之,可使匹马不还。」《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函关马不归』者,大将哥舒,潼关大败,匹马不还也。」
《国语辞典》:德意志革命  拼音:dé yì zhì gé mìng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连连溃败,士气低落,于西元一九一八年十月二十九日,海军发生叛乱,十一月九日,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共和国成立,选举亚伯特(Friedrich Ebert)为总理,称为「德意志革命」,也称为「德国十一月革命」。同年十一月十一日,德国向协约国投降,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