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武陵人,字宗五,号延溪。乾隆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告归,道闻母丧,哀痛过甚,至家数月而卒。工诗文。有《白云山房集》。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九
陈长镇,字宗五,号延溪,武陵人。雍正初荐举孝廉方正,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有《白云山房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七
李棠,字召林,号竹溪,河间人。乾隆壬戌进士,官惠州知府。有《思树轩诗稿》。
维基
李棠(?年—?年),直隶河间县人,雍正十年壬子科副贡,乾隆三年戊午科举人,壬戌科进士,由江南如皋县知县,历官至广东惠州府知府,诰授朝议大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胡光宁,字觐廷,号玉溪,贵池人,乾隆戊午举人,官江苏吕四场盐大使,著《本真堂诗集》。

人物简介

简介
邵简一(1708-1784)字子宣,号双溪,宜兴人,邑庠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会稽人,字良木,号玉笥、阆林。康熙五十四年进士。官编修。退居乡里几四十年,晚筑信天书屋,自号信天翁,以书画自娱。八十余岁尚能挥翰。乾隆初加中允衔。有《玉笥山房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九
傅王露,字良木,号玉笥,又号阆林,会稽人。康熙乙未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左中允。有《玉笥山房集》。
维基
傅王露,字晴溪,一字良木,号玉笥,又号阆林。浙江会稽人。探花。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登乙未科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担任《浙江通志》总纂。康熙六十年(1721年)傅王露充任会试同考官。雍正七年(1729年)出任江西学政。历任詹事府、左中允左庶子,充武英殿纂修官。
王孝治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湘乡人,字青溪。乾隆六年举人。初任通道教谕,擢云南知县,署邓川县,时有水患,孝治筑长堤,开支河,数月而功成。迁太和知县,升镇沅知州。卒年七十三。
聂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衡山人,字环溪。乾隆四年进士,任陕西镇安知县,除虎患,教民养蚕及种棉纺布。在任八年,治行推陕南第一。调知凤翔。卒年七十九。有《塾说》、《镇安县志》、《环溪草堂文集》。
尹德裕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尹德裕,字龙溪,祖伊子,贵州修文人,同进士出身。
李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河间人,字召林,号竹溪。李大章子。乾隆七年进士,授如皋、句容等县知县,官至广东惠州府知府。罢归,授徒家居。卒年七十三。
朴来吾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密阳人。字复初。号尼溪、定窝、双白亭。
李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3—1791 【介绍】: 清顺天宛平人,字佩廷,号杏浦,又号竹溪。乾隆十六年进士,历任编修、内阁学士,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巡抚,官至左都御史。性喜读书,工诗文,作诗不下数千首,文章亦有法度。
维基
李绶(1712年—1791年),清朝官员,字佩廷,号杏浦,又别号竹溪。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李绶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曾任奉天府丞,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任江西巡抚,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任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任湖北巡抚,乾隆五十二年二月甲辰(1787年3月24日)由工部左侍郎转任左都御史。乾隆五十六年正月戊戌(1791年2月25日)在左都御史任上卒。好读书,作诗千余首,文章也具有法度。2005年北京发现李绶墓志,由刘墉、纪昀、董诰三人合作。李绶孙李熉娶兵部尚书戴联奎之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5—1763或1764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康熙间,曾祖曹玺、祖曹寅、父曹頫三代相继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因故遭牵连,頫被革职抄家。雪芹随家居北京,晚年移居西郊,贫病而卒。工诗善画,嗜酒健谈。以十年之力,著《红楼梦》,增删五次,终未完成。
词学图录
曹雪芹(1713-1763,一说1724-1764)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一说铁岭或河北丰润。出身 "百年望族",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父因事被革职抄家,饱尝辛酸。著《红楼梦》。诗词曲兼擅。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君受,号保晚斋、恬溪、澹翁,谥文靖。
奚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8—1778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曰宗,号鹤溪,又自号芙蓉渔樵。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历任湖南酃县、衡山、湖北利川知县。材武绝人,能徒手搏健士数十人。工诗。有《滇南纪程诗》、《别楚唱酬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8—1787 【介绍】: 清浙江海宁人,字昆玉,一字溪斋。诸生。不屑章句之学,屡试不售,遂弃诸生。工书,嗜古篆刻,所居名“松砚斋”。著《说文正义》,未成而卒,子陈鳣续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