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张天(張天)
(1).布列天象。南齐书·孔稚珪传:“陛下张天造历,驾日登皇,声雷寓宙,势压河岳。”
(2).布满天空。文选·左思〈蜀都赋〉:“諠譁鼎沸,则哤聒宇宙;嚻尘张天,则埃壒曜灵。” 李周翰 注:“车马之尘昏上蔽日景也。”宋书·武帝纪上:“时东北风急,因命纵火,烟爓张天,鼓噪之声,音震京邑。” 元 赵善庆 《寨儿令·早春湖游》曲:“景物新,艷晨昏,山气张天成緑云。”
《漢語大詞典》:迷天
(1).迷,通“ 弥 ”。形容极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於中箇首将罪过迷天大。”参见“ 迷天大罪 ”。
(2).迷,通“ 弥 ”。迷漫天空;满天。《英烈传》第三十回:“四围放火,黑焰迷天。” 清 丘逢甲 《珠江行乐词》:“安知海上东风起,摧花折柳尘迷天。” 茅盾 《子夜》十五:“现在那迷天的晓雾散了些了。”
《國語辭典》:迷天大罪  拼音:mí tiān dà zuì
所犯的罪,与天一样的大。比喻极大的罪过。《水浒传》第二回:「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著迷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红楼梦》第七七回:「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什么迷天大罪!」也作「弥天大罪」。
分類:极大罪恶
《漢語大詞典》:迷空
布满天空。迷,通“ 弥 ”。 宋 秦观 《沁园春·春思》词:“宿靄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宋 杨缵 《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词:“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緑迷空。”《荡寇志》第一三二回:“关上驀然烟雾迷空,三关上有兵马喊声。”
《国语辞典》:云莽莽(云莽莽)  拼音:yún mǎng mǎng
形容云层满天。元。张可久〈水仙子。淡文章不到紫薇郎〉曲:「云莽莽冯公岭,浪淘淘扬子江,水远山长。」也作「云漭漭」、「云濛濛」。
《国语辞典》:浓云密布(浓云密布)  拼音:nóng yún mì bù
云层浓密的布满天空。《儒林外史》第一回:「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国语辞典》:漫地漫天  拼音:màn dì màn tiān
充满天地。形容数量极多,到处都是。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扑头扑面,雪拥就浪千堆。」也作「漫天漫地」。
《国语辞典》:漫天漫地  拼音:màn tiān màn dì
1.满天满地。形容到处都是。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四。大劫运》:「南宋末造,蒙古兵势漫天漫地盖来,又加以谋勇,如何禦得他?」也作「漫地漫天」。
2.引申为蒙蔽天地。形容欺骗,蒙蔽上下的人。宋。陈郁〈念奴娇。没巴没鼻〉词:「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也作「谩天谩地」。
《国语辞典》:乌云密布(乌云密布)  拼音:wū yún mì bù
黑云布满天空。形容天气阴霾。如:「天空中乌云密布,顷刻之间,大雨倾盆而下。」
《国语辞典》:一天火  拼音:yī tiān huǒ
满天是火。比喻众人皆知。《野叟暴言》第二九回:「不是我也留你,张扬的一天火了,说你自在书房里睡,怎好刚睡这一夜儿?」
《漢語大詞典》:普天匝地
满天遍地,普天下。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二:“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药师本愿功德宝卷》:“举起如来一卷经,普天匝地放光辉。”
《国语辞典》:弥天亘地(弥天亘地)  拼音:mí tiān gèn dì
充满天地之间。《三国演义》第九回:「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