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笔特黑衙门(筆特黑衙門)
满语。翰林院。《清文献通考·职官一》:“﹝ 顺治 十五年﹞諭吏部曰……翰林院,满字称为笔特黑衙门,汉字称为翰林院。其侍读学士以下员数官衔 满 名照 汉 官称谓。”
《國語辭典》:木兰(木蘭)  拼音:mù lán
1.木兰科木兰属植物之通称,尤多用于「辛夷」。参见「辛夷」条。
2.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古乐府有〈木兰诗〉咏其事。姚莹《康輶纪行》以为北魏人,宋翔凤《过庭录》以为隋恭帝时人,程大昌《演繁露》以〈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语。则以为非隋即唐之人。姓氏不可考,或以为姓花。
《國語辭典》:八分  拼音:bā fēn
1.书体名。为秦代隶体的一种笔法,相传为王次仲所创,说法多种,常见的有:一、言八宜训背,笔势左右分布相背,有如八字。见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论书一。历下笔谭》。二、有以二分似隶,八分似篆,介于篆隶之间,故称为「八分」。见《雅俗稽言。卷三二。字学。八分》引《书苑文姬说》。也称为「八分书」、「分书」。
2.汉隶的别称。魏晋以后的楷书称为「隶书」,为避免混淆,称当时通行且有波磔的汉隶为「八分」。蔡邕所书的《熹平石经》为八分的正则。也称为「汉隶」。
3.事情接近完满的状态。如:「这事的进展没有十分,也有八分了。」
《國語辭典》:格格  拼音:gé gé
捍格,指抵触阻隔而难以相合的状态。清。徐珂《清稗类钞。种族类。鱼皮鞑子》:「性嗜饮而健啖,所需酒品,皆以所采桦树皮,及猎得之禽兽,乞俄人换之。故皆能操俄语,而汉语则格格不通,汉文更无论矣。」
《國語辭典》:格格  拼音:gé ge
清代贵族上自亲王,下至辅国的女儿称为「格格」。地位在公主之下,宗人女之上。
《漢語大詞典》:行围(行圍)
(1).打猎的围场。 唐 李白 《观猎》诗:“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2).指打猎。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垂 ( 慕容垂 )行围,因饮於 华林园 , 秦 人密出兵掩之,矢下如雨, 垂 几不得出。”清史稿·圣祖纪一:“八月壬子,上幸 南苑 行围。”京剧《串龙珠》第一场:“因此上郊外行围散心肠。”
(3). 清 代猎场围制的一种。满语称“阿达密”。清史稿·礼志九:“盖围制有二,驰入山林,围而不合曰行围,国语曰阿达密。合围者,则於五鼓前,管围大臣率从猎各士旅往视山川大小远近,紆道出场外,或三五十里,或七八十里,齐至看城,是为合围,国语曰乌图哩阿察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只以数百人分翼入山林,围而不合,谓之行围。”
《漢語大詞典》:参领(參領)
(1).参与领导。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自艰难以来,始用宦者监军,此曹止可委宫掖事,兵要政机叵使参领。”
(2). 清 武官名。满语为甲喇章京。满、蒙、汉八旗及护军营、前锋营等皆置有参领,位在都统之下,佐领之上。参阅《清文献通考·职官十》
《國語辭典》:贝勒(貝勒)  拼音:bèi le
多罗贝勒的简称。参见「多罗贝勒」条。
《漢語大詞典》:布库(布庫)
满语音译词,意译为“撩脚”,一种徒手相扑的游戏,犹今之摔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一曰布库,相扑为戏也。徒手搏击,分曹角力,伺隙蹈瑕,不专恃匹夫之勇。” 清 赵翼 《相扑》诗:“黄幄高张传布库,数十白衣白於鷺。”原注:“以手相扑,名曰布库,即古角觝之戏。”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五鼇拜:“或问何为布库之戏?余谓布库是国语,译语则谓之撩脚,选十餘岁健童,徒手相搏而专赌脚力胜败,以仆地为定。”
《漢語大詞典》:佐领(佐領)
(1). 清 代八旗组织基本单位名称。是满语“牛录”的汉译。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初时一佐领统辖三百人,后改定为二百人。其长亦称佐领,世袭者称为世管佐领,选任者称为公中佐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国初官制:“入 关 后,始改总统旗务者为都统,每旗一员,其参协者为副都统,每旗二员。其下设参领、佐领等官。”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鼠狼》:“某佐领好酒喜啖。”
(2).晚 清 建立水师,一舰之长称管领,其助理者称佐领。 马建忠 《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 中国 初设水师,但得督领十人,管领五十人,佐领二百人,已可应用不匱。”
《國語辭典》:贝子(貝子)  拼音:bèi zǐ
1.清朝宗室及蒙古外藩的第六级爵职。地位在贝勒之下,镇国公之上。也称为「固山贝子」。
2.俗称用贝壳制成的钱币为「贝子」。
《漢語大詞典》:珠申
满语音译。即女真、女直,亦即后之满族。 柳亚子 《哭威丹烈士》诗:“私怨公仇两愁絶,几时王气剗珠申?”参见“ 女真 ”。
《國語辭典》:女真  拼音:nǚ zhēn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为满族的祖先,古籍常用笼统的称呼,如周时称为「肃慎」。汉、三国、晋称为「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隋、唐时称为「靺鞨」,五代时始称「女真」。居混同江两岸,江南者为熟女真,江北者为生女真。后属辽,因避辽主耶律真宗讳,改称为「女直」。生女真部长完颜阿骨打叛辽自立,建国号为金。灭辽贡宋,统治中国淮河以北之地,与南宋对峙,势称全盛,后为蒙古所灭。其后女真人在东北生聚。明代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极改号为清,将女真改称为「满清」。西元一六四四年入关,不久统一全国。也称为「女贞」、「卢贞」、「稷慎」、「息慎」。
《漢語大詞典》:和硕(和碩)
满语,一方之意。 清 代 顺治 时皇子封亲王者加和硕之号,皇女由妃嫔所生者称和硕公主,亲王女称和硕格格。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中宫所生女为固伦公主,妃所生女为和硕公主,亲王女为和硕格格。”参阅《清会典事例·宗人府·封爵》
《國語辭典》:小考  拼音:xiǎo kǎo
1.旧时科举时代称选拔秀才的考试为「小考」。《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再过几年,连小考都不利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好歹在家里安安分分的读书,用上两年功,等起了服,也好去小考。」也称为「小试」。
2.目前各级学校在学期中随堂举行的临时测验。有别于期中、期末等大考。
《国语辞典》:满语(满语)  拼音:mǎn yǔ
满洲人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族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现今只有部分居于东北、新疆的满洲人使用。满语具有浓厚的黏著语字尾变化特性,且使用虚词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使用人口约有二百八十万。
《漢語大詞典》:虾什蚂(蝦什螞)
亦作“蛤什蚂”。 满语。虾蟆之一种,也称哈士蟆。产于 东北 各省,是我国的特产。雌性者腹内有胶质块,中医用为滋补品。 刘白羽 《漂河口杂记》:“走了不少摇头甸子,红眼哈塘。山中出水獭、鹿茸、黄皮子、蛤什蚂。”
分類:满语虾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