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漏刻  拼音:lòu kè
古代计时的器具。以铜壶盛水,底穿一孔,壶中竖立一支有刻度的箭,水渐漏则箭上的刻度就逐渐显示时间。共有一百刻,分昼夜。夏至通常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冬至则相反,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
《国语辞典》:漏刻之间(漏刻之间)  拼音:lòu kè zhī jiān
古代计时器漏壶上一刻度所占的时间。形容极短暂的时间。《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赖宗庙之灵,及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左悹、唐衡、尚书令尹勋等激愤建策,内外协同,漏刻之间,桀逆枭夷。」汉。王充《论衡。变动》:「盗贼之人,见物而取,睹敌而杀,皆在徙倚漏刻之间,未必宿日有其思也。」
《国语辞典》:功在漏刻  拼音:gōng zài lòu kè
漏刻,指顷刻、片刻。功在漏刻指立功在片刻之间,形容建立功绩十分的容易、快速。《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