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棱缝(稜縫)  拼音:léng fèng
1.物的缝隙。如:「一根小草从墙边的棱缝冒了出来。」
2.机会、漏失。如:「警察终于看出棱缝,拆穿歹徒的骗局。」
3.头绪。如:「这件事经过我日夜的思索,终于理出点棱缝。」
《國語辭典》:蹈隙  拼音:dào xì
1.趁空、等机会。《聊斋志异。卷一○。葛巾》:「不可久羁,蹈隙当复来。」
2.挑眼、找错误。
《漢語大詞典》:弊孔
发生弊害的漏洞。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三》:“然弊孔蠧竇,皆由胥役、官吏迁转不常,何知之有?” 清 顾炎武 《书故总督兵部尚书孙公清屯疏后》:“承平既久,而额设之田乃为权豪有力者所据,以至隐占侵没,弊孔百出而军实亏。”
《漢語大詞典》:弊穴
产生弊害的漏洞。 宋 叶适 《宋武翼郎新制造御前军器所监造官邵君墓志铭》:“其职任虽卑近,而倖门弊穴更为深远而难治。”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宋艺祖》:“夫节镇之强,非 宋 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末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
《漢語大詞典》:锢露(錮露)
亦作“ 錮路 ”。 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物品的漏洞。朱子语类卷七三:“如鑪鞴相似,补底只是錮露。”
《漢語大詞典》:缺隙
缺陷,漏洞。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俗民追声,一至於是,故其虽有缺隟,莫之敢指也。”
分類:缺陷漏洞
《漢語大詞典》:漏眼
(1).谓从眼前漏过,未看见。 宋 杨万里 《亦山亭前梅子》诗:“偶尔叶间留一个,且看漏眼几多时。” 宋 杨万里 《云际寺》诗:“自掇胡牀移好处,莫教漏眼一烟鬟。”
(2).漏洞,毛病。 沙汀 《酒后》:“于是,正像一切心情恶劣的人样,对人对事总老爱挑漏眼。” 西戎 《纠纷》:“妇女们下了地,别的社员瞧不起, 张老五 更不用说,到评工的时候,总要想法挑点漏眼,说几句怪话。”
《国语辞典》:节病(节病)  拼音:jié bìng
缺点、漏洞。《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使两三合了,员外道:『拽破!你那棒有节病。』」
分类:缺点漏洞
《漢語大詞典》:罅洞
缝隙和漏洞。 茅盾 《委屈·船上》:“一片浓重的水汽从顶篷的罅洞往下钻,热蓬蓬的。”
分類:缝隙漏洞
《漢語大詞典》:罅穴
缝隙和漏洞。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但是有谁知道,从这一点微微的罅穴中,会有剧烈的火山爆发呢!”
分類:缝隙漏洞
《國語辭典》:弊窦(弊竇)  拼音:bì dòu
发生弊害的漏洞。《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驭衙役》:「一切严为法制,使无弊窦之可乘。」也作「弊端」。
《漢語大詞典》:漏缝(漏縫)
漏洞,缝隙。比喻缺点或不足之处。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段:“他们从来不愿意把责任往客观上推,但也不忘记去弥补这种漏缝。”
《國語辭典》:有隙可乘  拼音:yǒu xì kě chéng
有可利用的机会。《秦并六国平话。卷中》:「万一有隙可乘,如蚌𧑐相持,祇为渔者之利耳。」也作「有机可乘」。
分類:有漏漏洞
《國語辭典》:圆谎(圓謊)  拼音:yuán huǎng
代说谎的人掩饰矛盾或弥补漏洞。《红楼梦》第二八回:「林黛玉便拉王夫人道:『舅母听听,宝姐姐不替他圆谎,他直问著我。』」
《国语辞典》:露出马脚(露出马脚)  拼音:lòu chū mǎ jiǎo
暴露出真相或漏洞。《西游记》第三○回:「倘吃酒中间,千千仔细,万万个小心,却莫要现出原嘴脸来,露出马脚,走了风汛,就不斯文了。」《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幸亏劳航芥机警过人,便栓自晓得的事情一一对答,谈了半日,尚不致露出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