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漫天
漫道
散漫
汗漫游
瀰漫
忽漫
漫言
漫山
水漫
漫浪
漫空
漫郎
渺漫
渺漫
漫漶
《國語辭典》:漫天  拼音:màn tiān
1.满天、蔽天。宋。范成大 碧瓦诗:「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三国演义》第二回:「张宝作法,风雷大作,飞砂走石,黑气漫天,滚滚人马,自天而下。」
2.形容毫无限制的样子。如:「漫天讨价,著地还钱。」
《國語辭典》:漫道  拼音:màn dào
莫说、别说。唐。王昌龄 送裴图南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國語辭典》:散漫  拼音:sàn màn
分布纷乱。《文选。谢惠连。雪赋》:「其为状也,散漫交错。」
《國語辭典》:散漫  拼音:sǎn màn
随便、不受拘束。唐。李白 怀仙歌:「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漢語大詞典》:汗漫游(汗漫遊)
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远。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復见 陶唐 理,甘为汗漫游。” 仇兆鳌 注引《淮南子》:“ 若士 谓 卢敖 曰:‘吾与汗漫游於九垓之外。’” 元 耶律楚材 《过云川和刘正叔韵》:“西域风尘汗漫游,十年辜负旧渔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闻尔京师去,真成汗漫游。” 清 钮琇 觚賸·神僧:“我将从师为汗漫游,师许之乎?” 叶玉森 《一岛》诗:“烟萝半壁能分我,请息诸天汗漫游。”
分類:世外漫游
《国语辞典》:瀰漫  拼音:mí màn
遍布、满布。如:「战云瀰漫」。明。高启〈秋日江居写怀〉诗七首之三:「芙蓉泽国瀰漫雨,禾黍田禾掩冉风。」也作「弥漫」。
《漢語大詞典》:忽漫
忽而;偶然。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明 刘基 《和李子庚》:“夜阑忽漫闻啼鸟,肠断天边信使稀。” 沈昌直 《修分湖志忆及家乘得诗》之三:“乐善家风翁最贤,小桥忽漫遇神仙。”
分類:忽而偶然
《漢語大詞典》:漫言
(1).散言,宣言。列子·黄帝:“於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 张湛 注:“漫,散也。”
(2).随便地说。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不逾两日,而有司者已报班师矣。此非生愚之漫言也。”
(3).莫言;别说。 清 魏源 《寰海后十章》诗之四:“漫言孤注投壶易,万古 澶渊 几 寇莱 。” 郭沫若 《访日杂咏·吊千代松原》:“ 千代松原 不见松,漫言巨害自微虫。”
《國語辭典》:漫山  拼音:màn shān
遍山、满山。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三国演义》第一回:「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
分類:满山
《骈字类编》:水漫
唐 储光羲 酬綦毋校书梦耶溪见赠之作 春看湖水漫,夜入回塘深。
宋 秦观 田居四首 其二 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
分类:水漫
《國語辭典》:漫浪  拼音:màn làng
散漫放任,不受拘束。唐。元结〈游潓泉示泉上学者〉诗:「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宋。苏轼 过海得子由书诗:「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
《國語辭典》:漫空  拼音:màn kōng
满天空。《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忽然阴云四合,黑气漫空,对面不见。」
《漢語大詞典》:漫郎
(1).指 唐 朝 元结 。 唐 颜真卿 《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序:“将家 瀼 滨,乃自称浪士,著《浪説》七篇。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 宋 黄庭坚 《彫陂》诗:“穷山为吏如 漫郎 ,安能为人作嚆矢。” 宋 朱熹 《寿母生朝》诗之三:“徙居邂逅成嘉遯,捧檄因循愧 漫郎 。”
(2).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 郁达夫 《穷乡独立日暮苍茫顾影自伤漫然得句》诗:“只愁物换星移后,反被旁人唤 漫郎 。”
《漢語大詞典》:渺漫
(1).广远;幽长。 唐 张九龄 《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唐 高适 《东征赋》:“连山鬱其漭荡,大泽平乎渺漫。” 明 高濂 《玉簪记·会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萝捫壁,直上层峦。”
(2).模糊;虚幻。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渺漫,熟覩其际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绵》:“梨云梦渺漫,柳絮春零乱。”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上:“《盘古坟诗》:‘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
(3).稀少;消失。 唐 唐彦谦 《无题》诗之五:“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鸞信渺漫。” 丁以布 《题三子游草次吹万见赠原韵》:“还应乐府歌《三妇》,六逸高风未渺漫。”
(4).犹渺茫。没有把握。 宋 苏轼 《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目覩积水未退,下田因已没於深水,今岁必恐无望,而中上田亦自渺漫。”
《高级汉语词典》:渺漫
水流广远的样子
《國語辭典》:漫漶  拼音:màn huàn
木石上所刻的文字,长时间受风雨侵蚀,变得模糊不可辨认。引申作东西敝坏不能分辨。宋。苏轼〈凤翔八观诗。东湖〉:「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