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漫漫  拼音:màn màn
1.放任、放纵。《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江都易王刘非》:「王前事漫漫,今当自谨。」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长远、长久。如:「夜漫漫」、「路漫漫」。唐。岑参 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3.平缓、慢慢。南朝梁。沈约〈早发定山〉诗:「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宋。王安石 寄韩持国诗:「渌绕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
4.形容无边无际。《三国演义》第六回:「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坚叹曰:『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言讫,不觉泪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望漫漫,身如一叶,不觉凄然,吊下泪来。」
5.容光焕发。《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欢喜国王缘》:「盈盈素质,灼灼娇姿,实可漫漫,偏称王心。」
《國語辭典》:汗漫  拼音:hàn màn
1.漫无标准,浮泛不著边际。《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因以谓按其声病,可以为有司之责,舍是则汗漫而无所守。遂不复能易。」《金史。卷一○七。高汝砺传》:「内外百官所司不同,比应诏言事者不啻千数,俱不达各司利害,汗漫陈说,莫能详尽。」
2.水大渺茫无际的样子。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宋》:「董羽字仲翔,毗陵人。善画鱼龙海水。其汹涌澜翻,咫尺汗漫。」
《漢語大詞典》:汗漫游(汗漫遊)
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远。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復见 陶唐 理,甘为汗漫游。” 仇兆鳌 注引《淮南子》:“ 若士 谓 卢敖 曰:‘吾与汗漫游於九垓之外。’” 元 耶律楚材 《过云川和刘正叔韵》:“西域风尘汗漫游,十年辜负旧渔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闻尔京师去,真成汗漫游。” 清 钮琇 觚賸·神僧:“我将从师为汗漫游,师许之乎?” 叶玉森 《一岛》诗:“烟萝半壁能分我,请息诸天汗漫游。”
分類:世外漫游
《國語辭典》:烂漫(爛漫)  拼音:làn màn
1.散乱、消散。《庄子。在宥》:「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漫远迁。」也作「澜漫」。
2.光彩分布的样子。《文选。张衡。思玄赋》:「烂漫丽靡,藐以迭逖。」也作「烂熳」、「烂缦」。
3.坦白光明、性情率真。如:「天真烂漫」。
《國語辭典》:漫游  拼音:màn yóu
随兴游玩。如:「只要有假期,他都会带著小朋友到山上去漫游一番。」
《國語辭典》:漫游(漫遊)  拼音:màn yóu
随意遨游。唐。元结〈漫酬贾沔州〉诗:「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
《國語辭典》:漫说(漫說)  拼音:màn shuō
莫说、别说。唐。司空图 诗二首之一:「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漫说眼前这样的美满良缘,大约这人世上的姻缘两字,今生与我无分。」也作「慢说」、「谩说」。
分類:别说
《國語辭典》:漫天  拼音:màn tiān
1.满天、蔽天。宋。范成大 碧瓦诗:「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三国演义》第二回:「张宝作法,风雷大作,飞砂走石,黑气漫天,滚滚人马,自天而下。」
2.形容毫无限制的样子。如:「漫天讨价,著地还钱。」
《國語辭典》:漫道  拼音:màn dào
莫说、别说。唐。王昌龄 送裴图南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國語辭典》:散漫  拼音:sàn màn
分布纷乱。《文选。谢惠连。雪赋》:「其为状也,散漫交错。」
《國語辭典》:散漫  拼音:sǎn màn
随便、不受拘束。唐。李白 怀仙歌:「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漢語大詞典》:汗漫游(汗漫遊)
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远。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復见 陶唐 理,甘为汗漫游。” 仇兆鳌 注引《淮南子》:“ 若士 谓 卢敖 曰:‘吾与汗漫游於九垓之外。’” 元 耶律楚材 《过云川和刘正叔韵》:“西域风尘汗漫游,十年辜负旧渔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闻尔京师去,真成汗漫游。” 清 钮琇 觚賸·神僧:“我将从师为汗漫游,师许之乎?” 叶玉森 《一岛》诗:“烟萝半壁能分我,请息诸天汗漫游。”
分類:世外漫游
《国语辞典》:瀰漫  拼音:mí màn
遍布、满布。如:「战云瀰漫」。明。高启〈秋日江居写怀〉诗七首之三:「芙蓉泽国瀰漫雨,禾黍田禾掩冉风。」也作「弥漫」。
《漢語大詞典》:忽漫
忽而;偶然。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明 刘基 《和李子庚》:“夜阑忽漫闻啼鸟,肠断天边信使稀。” 沈昌直 《修分湖志忆及家乘得诗》之三:“乐善家风翁最贤,小桥忽漫遇神仙。”
分類:忽而偶然
《漢語大詞典》:漫言
(1).散言,宣言。列子·黄帝:“於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 张湛 注:“漫,散也。”
(2).随便地说。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不逾两日,而有司者已报班师矣。此非生愚之漫言也。”
(3).莫言;别说。 清 魏源 《寰海后十章》诗之四:“漫言孤注投壶易,万古 澶渊 几 寇莱 。” 郭沫若 《访日杂咏·吊千代松原》:“ 千代松原 不见松,漫言巨害自微虫。”
《國語辭典》:漫山  拼音:màn shān
遍山、满山。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三国演义》第一回:「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
分類:满山
《骈字类编》:水漫
唐 储光羲 酬綦毋校书梦耶溪见赠之作 春看湖水漫,夜入回塘深。
宋 秦观 田居四首 其二 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
分类:水漫
《國語辭典》:漫浪  拼音:màn làng
散漫放任,不受拘束。唐。元结〈游潓泉示泉上学者〉诗:「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宋。苏轼 过海得子由书诗:「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