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火
五种火攻战术。孙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輜,四曰火库,五曰火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漢語大詞典》:火毬
亦作“ 火球 ”。
1.古代用于火攻的一种球形武器。宋史·兵志十一:“ 咸平 三年八月,神卫水军队长 唐福 献所製火箭、火毬、火蒺藜。”
2.古代夜间守城用的灯火。 清 许乃钊 《武备辑要·城守申令·悬灯》:“每五垛一灯,每灯製一挑竿索,悬城下,离地七尺。火光下映,我能见贼,贼不见我。每十垛用一火毬。”
3.球形的火团。《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前后左右,火毬乱滚。”清史稿·灾异志二:“ 同治 二年九月, 曲阳 有火毬自西南飞向东北。”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二:“总而言之,也还是流星的一种,不过窜到了半空的时候,拍的一声,又爆出了三个火球,一个比一个高,而且是三种颜色。”
《國語辭典》:火毬  拼音:huǒ qiú
古代用于火攻的球形兵器。将易燃物品点燃,顺著风向掷出,以烧毁敌人阵地。
《分类字锦》:灌火
后汉书羊续传续四迁至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小弱者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
分类:火攻
《分类字锦》:灌脂
史记田单传燕引兵东围即墨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分类:火攻
《漢語大詞典》:火舰(火艦)
置有火攻装备的战船。南史·王僧辩传:“是日,贼復攻城不剋,又为火舰,烧栅,风不便,自焚而退。”
《國語辭典》:熯焚  拼音:hàn fén
燃烧、焚毁。《管子。霸形》:「此其后楚人攻宋、郑,烧热熯焚郑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
分類:焚烧火攻
《漢語大詞典》:麻脂
用麻类植物种子榨的油。古代用于火攻。墨子·旗帜:“蓬艾有积,麻脂有积。”
《漢語大詞典》:火舟
旧时有火攻装备的战船。 明 徐渭 《赠李都使序》:“乃始为火舟者三,计焚港以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 阮骏 以火舟邀战於 横水洋 ,风返焚之,人舟俱熸。”
《分类字锦》:火沙
武编迷眼火沙以诸般毒药为之置于长鎗之首占其上风贼中火器气则目即盲
分类:火攻
《漢語大詞典》:雉尾炬
古时火攻用的一种兵器。梁书·羊侃传:“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 侃 作雉尾炬,施铁鏃,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七年:“掷雉尾炬焚其舰。” 胡三省 注:“雉尾炬,束草之一头,施铁鏃,草尾则散开如雉尾然,爇火以投敌。”
分類:火攻兵器
《分类字锦》:遇锁然炬(遇锁然炬)
见燃炬注
分类:火攻
《國語辭典》:周瑜打黄盖(周瑜打黃蓋)  拼音: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
(歇后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国周瑜命黄盖诈降曹操,为取信于操,特在魏间谍面前责打黄盖,实为串通作戏,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她又没叫他去,是他自愿的,反正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有什么话说?」
《分类字锦》:提炬烧营(提炬烧营)
南史沈庆之传讨犬羊诸山蛮缘险筑重城施门橹甚峻庆之连营山下营中开门相通又令诸军各穿池于营内朝夕不外汲兼以防蛮之火顷之风甚蛮夜下山人提一炬烧营火至辄以池水灌灭之蛮被围守日久并饥乏自是稍出归降
分类:火攻
《分类字锦》:炎燧四举(炎燧四举)
陈琳 武军赋 炎燧四举,元戎齐登。
分类:火攻
《分类字锦》:飞悬神铳(飞悬神铳)
武编飞悬神铳固守城池者也埋伏于城下每离十个垛口只用一人守之遇贼攻城上动其机则铳发于城下此为形而示之以无形伏而疑之以无伏兵不劳而城可守者也
分类: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