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冲空机(冲空机)  拼音:chōng kōng jī
武器名。构造略似火箭的战具。以强烈火药将机身由地面轰上天际,更藉机体自备炸药陆续爆发,延续前进,即在真空中亦能飞行。也称为「火箭冲空机」。
《国语辞典》:布劳恩(布劳恩)  拼音:bù láo ēn
Wernher Braun
人名。(西元1912~1977)美籍德裔火箭专家。对近代火箭发展贡献极大,被尊称为「近代的火箭之父」。早年加入德国著名的「太空旅行协会」,跟随欧培斯做研究;后因反对希特勒而投靠美国。于西元一九五八年,发射美国第一枚人造卫星;又于一九六九年,使三位美国太空人登上月球,实现人类登陆月球的愿望。曾获得多个国家的学会授予奖章与荣誉。
《国语辞典》:发射台(发射台)  拼音:fā shè tái
1.发射炮弹、火箭等物体的平台。如:「火箭在发射台上,预备发射升空。」
2.电台、广播站用以发送电波、电讯等的设备。如:「广播藉由发射台,将声音传送到各地。」
《漢語大詞典》:自由下落
一个物体不受任何约束地从空中下落(如不用降落伞的下落)
跳伞降落中,在伞未张以前的下落阶段
在引力场中无约束的运动状态(如火箭在发动机关闭以后的飞行状态)
《国语辞典》:热屏(热屏)  拼音:rè píng
太空船的覆盖物或火箭鼻头圆筒状的遮蔽物。可保护太空人和仪器,免遭因在大气中高速飞行而产生的高热所危害。
《国语辞典》:滑航  拼音:huá háng
指飞弹、火箭在熄火后,或某一节推力终止而次一节尚未点火前,这段时间的飞行,在航空方面称为「滑航」。
《国语辞典》:整流罩  拼音:zhěng liú zhào
飞机、火箭或汽、机车等用以减低风阻的配件。
《国语辞典》:导引系统(导引系统)  拼音:dǎo yǐn xì tǒng
泛指用以导引飞机、火箭、飞弹等航空器飞行的系统。
《国语辞典》:登陆月球(登陆月球)  拼音:dēng lù yuè qiú
利用火箭推进太空船到达月球表面作探测工作。西元一九六九年美国太空人阿姆斯壮首创人类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
《国语辞典》:发射控制(发射控制)  拼音:fā shè kòng zhì
控制大炮、火箭、鱼雷或其他武器之瞄准目标并发射的装置。包括所有用以调整及计算发射的仪器。
《国语辞典》:续航器(续航器)  拼音:xù háng qì
指为增加飞行器(尤其是火箭或飞弹)航程而采用的附加推进系统。它可以使用在起始飞行阶段,也可以使用在终端飞行阶段。使用完毕时可以继续随飞行器飞行,也可以脱离飞行器。
《漢語大詞典》:多级火箭
由两级或两级以上的火箭组合成的火箭。有串联、并联和串并混合三种组合方式。采用多级火箭能增加射程,提高有效载荷(弹头、卫星等)的最终速度。战略导弹和大型运载火箭通常采用多级火箭。
《國語辭典》:火箭炮  拼音:huǒ jiàn pào
武器名。一种利用火箭喷射原理所产生的反冲力,把炮弹发射出去的火炮。
《漢語大詞典》:航迹
船舶、舰艇、鱼雷航行时在水面所留下的痕迹,战斗中可根据敌人舰艇航迹发现敌人或根据敌人鱼雷航迹避开鱼雷攻击
飞机、火箭等飞行器在空中或空间中形成或遵循的飞行轨迹
飞机在地球表面之上的实际轨迹,或其图上表示
《漢語大詞典》:气象火箭
探测高层大气的物理特征(如气压、温度、湿度等)和现象的探空火箭。通常为小型无控制火箭,重10~100千克。探测高度30~1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