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灰心  拼音:huī xīn
1.语本《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比喻内心寂然不动如死灰。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七○:「灰心寄枯宅,曷顾人间姿!」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泥尾休摇掉,灰心罢激昂。」
2.遭逢失意,志气消沉,气馁不振。宋。苏轼〈紫团参寄王定国〉诗:「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红楼梦》第七一回:「凤姐由不得越想越气越愧,不觉得灰心转悲,滚下泪来。」也作「灰念」。
《国语辞典》:木形灰心  拼音:mù xíng huī xīn
比喻不为外物所扰,对一切事都能无动于衷。参见「槁木死灰」条。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又或杜门隐几,块然自居,木形灰心动逾旬月,当此之际,又不知居在何地,身是何人。」
《漢語大詞典》:槁形灰心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 鹿门 所见於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参见“ 槁木死灰 ”。
《國語辭典》:槁木死灰  拼音:gǎo mù sǐ huī
形体寂静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犹如冷灰。形容人清虚寂静,对外物无动于衷。语本《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形容人因遭受挫折变故而灰心绝望的样子。《红楼梦》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也作「木形灰心」、「枯木死灰」、「死灰槁木」。
《國語辭典》:灰心丧意(灰心喪意)  拼音:huī xīn sàng yì
意志消沉,气馁不振。《红楼梦》第一○一回:「凤姐因方才一段话已经灰心丧意,恨娘家不给争气。」也作「灰心丧气」。
分類:灰心丧气
《國語辭典》:灰心丧气(灰心喪氣)  拼音:huī xīn sàng qì
心灰意冷,气馁不振。如:「由于计画案被批评的一无是处,所以每一个人都灰心丧气。」也作「灰心丧意」。
《國語辭典》:灰心丧气(灰心喪氣)  拼音:huī xīn sàng qì
心灰意冷,气馁不振。如:「由于计画案被批评的一无是处,所以每一个人都灰心丧气。」也作「灰心丧意」。
《國語辭典》:灰心槁形  拼音:huī xīn gǎo xíng
心如死灰,形如枯木。语本《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比喻意志消沉,没有生气。宋。苏轼 乞加张方平恩礼劄子:「今已退老南都,以患眼不出,灰心槁形,与世相忘。」
《漢語大詞典》:灰心短气(灰心短氣)
见“ 灰心丧气 ”。
《國語辭典》:灰心丧气(灰心喪氣)  拼音:huī xīn sàng qì
心灰意冷,气馁不振。如:「由于计画案被批评的一无是处,所以每一个人都灰心丧气。」也作「灰心丧意」。
《漢語大詞典》:枯体灰心(枯體灰心)
见“ 枯形灰心 ”。
《國語辭典》:枯形灰心  拼音:kū xíng huī xīn
形体如同枯木,心犹如死灰。比喻清虚寂静,对外物无动于衷。宋。苏轼 参寥子真赞:「与人无竞,而好刺讽朋友之过;枯形灰心,而喜为感时玩物不能忘情之语。」也作「枯体灰心」。
《國語辭典》:枯形灰心  拼音:kū xíng huī xīn
形体如同枯木,心犹如死灰。比喻清虚寂静,对外物无动于衷。宋。苏轼 参寥子真赞:「与人无竞,而好刺讽朋友之过;枯形灰心,而喜为感时玩物不能忘情之语。」也作「枯体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