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炊桂  拼音:chuī guì
柴少而难得,其贵重如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令臣食玉炊桂。」
《國語辭典》:米珠薪桂  拼音:mǐ zhū xīn guì
米如珍珠,柴如桂木。语本《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比喻物价昂贵。《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但长安乃米珠薪桂之地也,先生资釜既空,将何存立?」也作「薪桂米珠」。
《國語辭典》:炊饼(炊餅)  拼音:chuī bǐng
蒸饼。宋时为避仁宗讳(仁宗庙讳贞)故改称为「炊饼」。见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水浒传》第二四回:「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分類:蒸饼
《韵府拾遗 支韵》:甑炊
梅尧臣诗郁气若甑炊
《國語辭典》:炊臼  拼音:chuī jiù
相传江淮有一位名叫王生的人,善于替人解梦,一位商人张瞻要回家梦见在臼中炊物,问王生,王生告诉他:「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因无釜谐音无妇。商人回到家中,妻子果然已过逝数月。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八。梦》。后比喻丧妻。
分類:谐音
《漢語大詞典》:剑头炊(劍頭炊)
形容处境危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次復作危语。 桓 曰:‘矛头淅米剑头炊。’”
分類:处境危殆
《韵府拾遗 支韵》:舂炊
后汉书冯衍传注与妇弟任武达书曰婢病之后姜竟舂炊
《漢語大詞典》:爨炊
烧火做饭。世说新语·德行“ 胡威 之清,何以过此”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爨炊。”
分類:烧火做饭
《漢語大詞典》:炊煮
烧火煮物。 宋 苏轼 《和陶乞食》:“ 鲁公 亦乞米,炊煮尚不辞。” 金 赵元 《学稼》诗:“不堪炊煮一箱书,十口东西若可餬。”
分類:烧火
《漢語大詞典》:炊雕
煮菰米饭。雕即雕胡,菰米。 南朝 梁简文帝 《大堤》诗:“炊雕留上客,貰酒逐神仙。”
分類:菰米米饭
《國語辭典》:野炊  拼音:yě chuī
在野外生火做饭。如:「我们经常利用假日到山上露营野炊。」
《韵府拾遗 支韵》:烂炊(烂炊)
梅尧臣诗归来烂炊多酿酒
《漢語大詞典》:炊骨
烧人骨。极言凄惨。《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 孙臏 、 吴起 之兵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邯郸 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
分類:凄惨
《韵府拾遗 冬韵》:炊舂
陆游诗遇兴即叩门草具烦炊舂
《漢語大詞典》:黍炊
传说 卢生 在 邯郸 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及醒,主人炊黄粱未熟。事见 唐 沈既济 枕中记。后遂用作典故,以“黍炊”比喻虚幻的梦境。黍,此处指黄粱。 元 吴澄 《次韵灵兴避暑》:“黍炊 邯郸 枕,树响 箕山 瓢。”参见“ 黄粱梦 ”。
《國語辭典》:黄粱梦(黃粱夢)  拼音:huáng liáng mèng
1.卢生在邯郸旅店遇道士吕翁,卢生自叹穷困,吕翁便取出青瓷枕,让卢生枕著睡觉,这时店主人正在蒸黄粱。当卢生从享尽荣华富贵的梦境中醒来,黄粱却尚未蒸熟。见《太平广记。卷八二。吕翁》。比喻富贵荣华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亦比喻欲望落空。《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唐咸通中应进士举,游长安酒肆,遇正阳子钟离先生,点破了黄粱梦,知宦途不足恋,遂求度世之术。」也作「梦觉黄粱」、「梦熟黄粱」、「黄粱一梦」、「一枕黄粱」。
2.杂剧名。元马致远撰。取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故事敷演而成。演吕洞宾感黄粱梦境,叹人世虚幻的故事。
《国语辞典》:分炊  拼音:fēn chuī
分居,各自为炊。如:「他们两兄弟早已分炊了。」
分类:分居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