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炼 → 鍊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15,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祭鍊
鍊意
鍊砂
鍊度
炼性
炼铜
陶鍊
九炼
飞鍊
鼎鍊
烧鍊
内炼
炼鼎
炼魄
鍊行
《漢語大詞典》:祭鍊
又称太极祭炼法。道教语。祭鬼炼度的方法。谓对死者进行“施食”、“追荐”,可使死者生前的罪过得到宽宥,并早升天界。 宋 郑思肖 《太极祭炼内法》卷上:“每年三元、五腊,谓之八解脱日、八节。庚申甲子一年之间二十八会,祭鍊幽冥所不可缺。” 元 徐善政 《〈太极祭炼内法〉序》:“太极祭鍊法者, 葛仙公 祭鬼之法也。”
分類:太极道教
《漢語大詞典》:鍊意
推敲文句,揣摩布局,以求恰切表达情意。 清 王士禛 《师友诗传续录》:“问:‘又云鍊句不如鍊字,鍊字不如鍊意,意何以鍊?’答:‘鍊意或谓安顿章法、惨淡经营处耳。’”
《漢語大詞典》:鍊砂
炼丹。 元 萨都剌 《游梅仙山和唐人韵》:“归隐知何日,分鑪学鍊砂。”一本作“ 炼砂 ”。
分類:炼丹
《漢語大詞典》:鍊度
道士祈神超度亡魂的一种法事。 宋 陆游 《放翁家训》:“黄冠辈见僧获利,从而效之,送魂登天,代天肆赦,鼎釜油煎,谓之鍊度……可笑甚多,尤无足议。”
《漢語大詞典》:炼性(煉性,鍊性)
道教谓修炼心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这道教门最上者,冲虚清浄,出有入无,超尘俗而上升,同天地而不老。其次者,修真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
鍊性:道家谓修炼心性。 唐 孟郊《小隐吟》:“鍊性静栖日,洗情深寄渊。”
《國語辭典》:炼铜(煉銅)  拼音:liàn tóng
将磨成粉状的铜矿加水、油后,以浮选法取得含量较高的铜,置于锻烧炉内镕成铜块,再以电解法取得纯铜的过程。如:「这些炼铜的废水严重污染了河川。」《明史。卷四六。地理志七》:「西南有竹子山。东有劄龙山,石可炼铜。」
分類:炼铜精炼
《漢語大詞典》:陶鍊
犹陶冶。 南唐 谭峭 化书卷二:“陶鍊五行,火之道也!”参见“ 陶冶 ”。
分類:陶冶
《國語辭典》:陶冶  拼音:táo yě
1.制作陶器和冶金。汉。王充《论衡。物势》:「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
2.陶匠和铸工。《墨子。节用中》:「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3.教化裁成。《淮南子。俶真》:「有未始有有无者,包裹天地,陶冶万物。」宋。黄庭坚 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4.修养品格。如:「陶冶性情」。唐。杜甫解闷〉诗一二首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骈字类编》:九炼(九炼)
明一统志九炼山在重庆府合州北七里唐天宝中道士任处华升仙之所
《漢語大詞典》:飞鍊(飛鍊)
见“ 飞炼 ”。
《漢語大詞典》:飞炼(飛煉,飛鍊)
亦作“ 飞鍊 ”。谓去除丹砂中的杂质以炼丹。新唐书·裴潾传:“自言飞鍊为神,以訹权贿,伪穷情得,不耻遁亡。岂可信厥术,御其药哉?”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 琚 ( 王琚 )曰:‘能飞炼、詼嘲。’” 胡三省 注:“飞鍊,谓飞丹砂以鍊丹也。”
《骈字类编》:鼎鍊
唐 包佶 答窦援遗卧病见寄 瓶开枸杞悬泉水,鼎鍊芙蓉伏火砂。
《漢語大詞典》:烧鍊(燒鍊)
亦作“ 烧炼 ”。
1.谓道教徒烧炉炼丹。 唐 李翱 《疏屏奸佞》:“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则通烧鍊变化之术。”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元和 中,方士烧鍊之术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鍊,一本作“ 炼 ”。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七事为证》:“然为化学之元祖者,即道家之烧炼术也。古人欲得不死之药,於是方士创烧炼之术以求之。”
2.冶炼。《再生缘》第二五回:“军师既会飞刀,何不早些烧炼?”
《國語辭典》:烧炼(燒煉)  拼音:shāo liàn
烧丹炼药。「炼」文献异文作「鍊」。唐。李翱 疏屏奸佞:「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则通烧鍊变化之术。」清。赵翼〈白香山〉诗:「元和中,方士烧鍊之术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
《漢語大詞典》:内炼(内鍊)
谓修炼禅心,以求虚静寂定。 明 李日华 六研斋笔记卷一:“﹝ 时邦印 ﹞后师事 枫庵和尚 ,受内鍊之旨。”
《韵府拾遗 迥韵》:炼鼎(炼鼎)
程珌词更何须炼鼎元霜绛雪只烦煮茗水饼冰齑
《漢語大詞典》:炼魄(鍊魄)
指道家修炼。语本《至游子·阴符》:“阳者汞也,其性飞者也;阴者铅也,其性伏者也。圣人伏阳汞以鍊其魄,飞阴铅以拘其魂。” 唐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诗:“潜光隐 嵩岳 ,鍊魄栖云幄。” 唐 奚贾 《谒李尊师》:“鍊魄闭琼户,养毛飞洞天。”
《漢語大詞典》:鍊行
指学道修行。《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此玉女是古贞洁浄办鍊行之人。”
分類:学道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