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鹤焰
金奴
金花烛
仙音烛
手照
蜡扦
蜡签儿
《漢語大詞典》:鹤焰(鶴燄)
亦作“ 鹤燄 ”。 烛火。因烛台竦立如鹤,故称。 南朝 梁元帝 《咏池中烛影》:“鱼灯且灭烬,鹤焰暂停辉。” 宋 夏竦 《上元应制》诗:“宝坊月皎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燄平。”
分類:烛火烛台
《國語辭典》:金奴  拼音:jīn nú
铁制的烛台。宋。陶谷《清异录。卷三。器具门。乌舅金奴》:「江南烈祖素俭,寝殿烛不用脂蜡,灌以乌臼子油,但呼乌舅。案上捧烛铁人,高尺五,云是杨氏时马厩中物。一日黄昏,急须烛,唤小黄门,掇过我金奴来。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分類:烛台
《漢語大詞典》:金花烛(金花燭)
饰有金花的蜡烛台。梁书·羊侃传:“ 大同 中, 魏 使 阳斐 ,与 侃 在北尝同学,有詔令 侃 延 斐 同宴。宾客三百餘人,器皆金玉杂寳,奏三部女乐,至夕,侍婢百餘人,俱执金花烛。”
《漢語大詞典》:仙音烛(仙音燭)
烛台名。烛点燃时,引动机关,发为音乐,故称。 宋 陶谷 清异录·器具:“ 同昌公主 薨,帝伤悼不已,以仙音烛赐 安国寺 ,冀追冥福。其状如高层露臺,杂寳为之,花鸟皆玲瓏,臺上安烛。烛既燃点,乃玲瓏皆动,丁当清妙,烛尽响絶,草测其理。”
《國語辭典》:手照  拼音:shǒu zhào
拿在手里的烛具或灯盏。《老残游记》第七回:「东造叫家人打个手照,送铁爷回去。」《官场现形记》第一四回:「胡统领走到中舱一坐,差官们雁翅般的排列著,两边明晃晃的点著一对手照。」也作「手罩」。
《国语辞典》:蜡扦(蜡扦)  拼音:là qiān
有尖针可以插蜡烛的烛台。如:「谁帮我去买对蜡扦来?」
《漢語大詞典》:蜡签儿(蠟簽兒)
亦作“ 蜡千儿 ”。 有铁签可插烛的烛台。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又是一分匙箸筒儿合铜锅、銚子、蜡签儿、蜡剪儿、风炉儿、板凳儿、钉子、锤子之类,都经太太预先打点了个妥当。”《相声传统作品选·化蜡千儿》:“还有一套锡器。锡器是什么呀?茶叶罐啦,油灯啦,蜡千儿啦!”
分類: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