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毛炰
亦作“ 毛炮 ”。 将整个牲畜(多为小猪)连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诗·鲁颂·閟宫》:“毛炰胾羹,籩豆大房。”周礼·地官·封人:“歌舞牲,及毛炮之豚。” 郑玄 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备八珍。” 段玉裁 曰:“ 郑 意:言‘毛炮’者,毛谓燎毛,炮谓裹烧。”见说文·火部“炮”字注。 汉 张衡 《东京赋》:“毛炰豚胉,亦有和羹。”
《漢語大詞典》:肝膋
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网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礼记·内则:“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 郑玄 注:“膋,肠间脂。”《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汉 郑玄 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也。”
《漢語大詞典》:豕炙
指烤炙的猪肉。仪礼·公食大夫礼:“鮨南,羊炙以东,羊胾,醢,豕炙。”
分類:烤炙猪肉
《漢語大詞典》:铜炙(銅炙)
铜制的烤炙食物的炊具。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 匈奴 的卫士、奴隶在毡幕后面抬着整羊整牛,扛着盛酒的皮囊、铜炙、铜锅,络绎走过。”
《漢語大詞典》:衔炙(銜炙)
一种烤炙鹅鸭等家禽的方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炙法:“衔炙法:取极肥子鹅一隻,浄治,煑令半熟,去骨,剉之……取好白鱼肉,细琢,裹作串,炙之。”
《漢語大詞典》:焦枣(焦棗)
一种经过烤炙的枣。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礼单内﹞其餘便是……耿饼、焦枣儿、巴鱼子、盐砖。”
分類:烤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