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烹割
宰割烹煮。 晋 束晰 《玄居释》:“ 莘老 负金鉉以陈烹割之説。” 唐 元稹 《刘颇河中府河西县令制》:“勿吝牛刀,为我烹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生:“不然,且将啗便液,受烹割,与之为犬。”
《漢語大詞典》:瓦铫(瓦銚)
陶制的烹煮器。 清 陈维嵩 《倾杯乐·品茶》词:“靠幽廊,支瓦銚,细商茶事。” 清 潘耒 《天柱峰僧饷黄独》诗:“黄独分来瓦銚边,香於紫芋大於拳。”
分類:烹煮煮器
《漢語大詞典》:烹啜
烹煮而啜饮。 宋 张耒 《西山寒溪》诗:“我茶非世间,天上苍月团。为尔惜不得,烹啜浇晨飡。”
分類:烹煮
《漢語大詞典》:鱼冻(魚凍)
(1).食品。鱼烹煮后的汤汁凝结成的半固体。《南方周末》1992.6.12:“每顿用餐的最后,﹝他﹞常常爱吃一口鱼冻。”
(2).石名。可制砚。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石语·端溪砚石:“又下,麻鹊斑纹成鱼冻,或如唾涎,亦有眼,眼中瞳含沙多脱去。”
《国语辞典》:镬烹(镬烹)  拼音:huò pēng
一种古代酷刑。将罪人放在镬中烹煮。见《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也作「镬亨」。
《漢語大詞典》:鱼汤(魚湯)
用鱼加佐料和水烹煮的汤类菜肴。《水浒传》第三八回:“ 戴宗 便唤酒保,教造三份加辣点红白鱼汤来。” 清 得硕亭 《草珠一串·名胜》:“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
《漢語大詞典》:炊食
烹煮食物。 汉 焦赣 《易林·鼎之师》:“所望在外,鼎令方来,拭爵澡罍,炊食待之。”
《漢語大詞典》:烹杀(烹殺)
宰杀烹煮。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庖宰烹杀胎卵,煎炙齐和,穷极五味,则鱼肉不足食也。”
分類:宰杀烹煮
《国语辞典》:鼎鼐臣  拼音:dǐng nài chén
鼎、鼐皆为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亦为传国重器,用以代表国家。因宰相治理国家犹如调和鼎鼐,故以「鼎鼐臣」比喻宰相。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后学辈慕先进,据著我调羹手,当为鼎鼐臣。」明。薛瑄〈送王别驾〉诗:「麟经共仰渊源学,骥足终为鼎鼐臣。」
《國語辭典》:落作  拼音:lào zuō
1.厨师预先烹调以备应用。《金瓶梅》第八九回:「玳安押著食盒,又早先到厨下,生起火来,厨役落作整备不题。」
2.筹备。如:「一切都落作妥当了。」
《漢語大詞典》:孰烂(孰爛)
本指食物烹煮得很熟,引申为事物发展到严重地步。汉书·董仲舒传:“其遗毒餘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嚣顽,抵冒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
《漢語大詞典》:鬺烹
亦作“ 鬺亨 ”。 谓烹煮牲牢以祭祀。史记·孝武本纪:“ 禹 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烹,煮也。鬺音觴。皆尝以烹牲牢而祭祀也。”汉书·郊祀志上:“ 禹 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皆尝鬺亨上帝鬼神。” 颜师古 注:“鬺、亨一也。鬺亨,煮而祀也。”
《漢語大詞典》:上锅(上鍋)
谓烹煮食物;把食物放入锅内烧熟。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当下 鲍 家买了一尾鱼,烧起锅,请相公娘上锅。”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 黄 妻:‘还有一笼小的包馅团子,也都快包好了。’ 厚大 :‘是了。’(便端去上锅了。)”
《国语辞典》:生蚝(生蚝)  拼音:shēng háo
生鲜的蚝,当作菜肴,不经烹煮。
《漢語大詞典》:鱼汁(魚汁)
鱼汤,以鱼和水加佐料烹煮之汤菜。《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听了,便把鱼汁擗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
分類:佐料烹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