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豆丝(豆絲)  拼音:dòu sī
以绿豆粉和米粉加水调匀,在平底锅中煎成薄的软饼,待凉后切丝即成。可炒可煮,也可包馅后炸著吃,有豆香味,是一种家常小点。
《漢語大詞典》:烹臛
烹制肉羹。泛指烹煮。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沿河浅渚,夏春间螺、蚌、蜆、蛤甚多,至饥荒时乃取之,而亦不知烹臛之法也。”
分類:肉羹烹煮
《国语辞典》:烹饪鼎鼐(烹饪鼎鼐)  拼音:pēng rèn dǐng nài
鼎、鼐皆为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亦为传国重器,用以代表国家。「烹饪鼎鼐」比喻治理国家。宋。无名氏《梅妃传》:「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
《国语辞典》:石头火锅(石头火锅)  拼音:shí tou huǒ guō
一种用石材制成的锅子盛汤加火烹煮食物的方法。源自韩国。因先用麻油和调味料热炒过部分食物,再加水烹调,故味道特别浓烈。
《国语辞典》:身膏鼎镬(身膏鼎镬)  拼音:shēn gāo dǐng huò
鼎镬,古代的酷刑,用鼎镬烹煮罪犯。身膏鼎镬指身受鼎镬烹煮的酷刑。《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万一不从,便身膏鼎镬,亦得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
《国语辞典》:分一杯羹  拼音:fēn yī bēi gēng
本指汉代刘邦不受项羽以烹煮父亲胁迫的故事,后比喻分享他人的利益。如:「他见到旁人做这门生意获利甚多,欣羡之馀也想分一杯羹。」
《国语辞典》:土托鱼羹(土托鱼羹)  拼音:tǔ tuō yú gēng
一种以炸土托鱼块为主要材料勾芡烹煮而成的食物。如:「这家店所卖的土托鱼羹,都选用上等的鱼肉来烹煮。」也称为「土魠鱼羹」。
《国语辞典》:熬菜  拼音:āo cài
烹煮汤汁较多的菜,与炒菜的烹调方式不同。
《国语辞典》:卤肉(卤肉)  拼音:lǔ ròu
用卤汁烹煮的肉。如:「卤肉饭」。
分类:烹煮
《国语辞典》:冬粉  拼音:dōng fěn
一种用绿豆做的食品。状似面条,可加佐料烹煮、蒸、炒。如:「冬粉是蚂蚁上树的主要材料。」
《国语辞典》:电锅(电锅)  拼音:diàn guō
一种以电热方式来烹煮食物的家电用品。具有自动控制烹煮及保温的功能。依构造可分直接加热式及间接加热式。后者使用时,需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国语辞典》:抽油烟机(抽油烟机)  拼音:chōu yóu yān jī
抽取烹煮食物时所产生油烟并排放至他处的机器。也称为「排油烟机」。
《國語辭典》:半生半熟  拼音:bàn shēng bàn shú
1.食物还未完全煮熟。如:「这些半生半熟的菜肴,令人难以下咽。」也作「半生不熟」。
2.比喻事物还未达到满意或熟悉的地步。宋。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国语辞典》:气锅(气锅)  拼音:qì guō
一种烹煮食物的沙锅。原产于云南。锅中有管直通锅底,但不突出于锅盖,烹调时,在圆管四周放置食物,连同沙锅一起放入大锅蒸煮,水蒸气经由圆管进入沙锅,使食物蒸熟,并可得到香浓的汤汁。如气锅鸡为云南著名的佳肴。
《漢語大詞典》:鳝羹(鱔羹)
亦作“鱓羹”。 鳝鱼肉烹煮的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 江陵 刘氏 ,以卖鱓羹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