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刘表焉取
 
刘表遗恨

相关人物
刘表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庞公传》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例句

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杜甫 遣兴五首

典故
惄焉心如捣


《诗经·小雅·小弁》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汉·毛氏传:「惄,思也。捣,心疾也。」唐·孔颖达疏:「惄焉悲闷如有物之捣心也。」

例句

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 陶翰 早过临淮

典故
终焉

相关人物
刘慧斐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传·刘慧斐传》
刘慧斐字宣文,彭城人也。父元直,淮南太守。慧斐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遇处士张孝秀,相得甚欢,遂有终焉之志。因不仕,居东林寺。又于山北构园一所,号曰离垢园,时人仍谓为离垢先生。

例句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杜甫 回棹

典故
终焉计


《国语》卷十〈晋语四·齐姜劝重耳勿怀安〉~340~
桓公卒,孝公即位。诸侯叛齐。子犯知齐之不可以动,而知文公之安齐而有终焉之志也,欲行,而患之,与从者谋于桑下。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列传·刘慧斐〉~902~
刘慧斐字宣文,彭城人也。父元直,淮南太守。慧斐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遇处士张孝秀,相得甚欢,遂有终焉之志。因不仕,居东林寺。又于山北构园一所,号曰离垢园,时人仍谓为离垢先生。
典故
终焉志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98~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