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5,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照耀
返照
照水
斜照
日照
照见
照我
光照
照会
照夜
不照
晚照
照对
照得
照映
《國語辭典》:照耀  拼音:zhào yào
1.光线照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
2.光彩夺目。《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焕炳照耀,靡不宣臻。」
《國語辭典》:返照  拼音:fǎn zhào
落日反射。唐。杜甫 返照诗:「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阳落了下去,返照照著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也作「反照」。
《分类字锦》:照水
苏辙 近山不作看山计,引水新成照水庵。
晋公遗语唐世风俗贵重葫芦酱桃花醋照水油
分类:油脂庵庐
《國語辭典》:斜照  拼音:xié zhào
1.傍晚西斜的阳光。唐。上官仪〈奉和秋日即目应制〉诗:「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
2.光线从偏面照射。唐。李群玉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诗:「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國語辭典》:日照  拼音:rì zhào
1.伞。《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我在华胥国里是个贵人,今要一把日照也不能勾了,却叫我擎著荷叶遮身。」
2.一天内太阳所照射的时间。其长短随季节纬度、季节而变化。如夏天日照长,冬天则短。
《漢語大詞典》:照见(照見)
(1).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卢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 唐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诗:“月出 潘陵 尖,照见十六峰。” 茅盾 《子夜》十三:“闪电瞥过长空,照见满天的乌云。”
(2).详察;明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先主 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 先主 照见 孔明 肝胆,其肯发此言?” 明 李贽 《心经提纲》:“彼其智慧行深,既到自在彼岸矣,斯时也,自然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藴皆空,本无生死可得。”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七)》:“说得非常分明,这才可以照见 托尔斯泰 ,而且也照见那以 托尔斯泰 为‘卑污的说教者’的 中国 创造社旧旗下的‘文化批判’者。”
《韵府拾遗 哿韵》:照我
杜甫诗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國語辭典》:光照  拼音:guāng zhào
1.光线的照射。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最常见的光照为太阳辐射,即「日光」,其光照通称为「日照」。
2.光芒普照。《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乂,光照六幽。」
《國語辭典》:照会(照會)  拼音:zhào huì
1.通知、知会。《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匡超人递个眼色与他,那童生是照会定了的,使不归号,悄悄站在黑影里。」
2.核对审察。《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访闻先朝水官孙民先,元祐六年水官贾种民各有河议,乞取索照会。」
3.执照、凭證。《恨海》第七回:「你这里有甚么贵重东西?要到那里去?你说了,兵头给你照会,送你出境。」
4.察照知会。指外交部对外国使节,或是各省长官对外国领事所递交的一种外交文书。亦即一国政府将彼此相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也称为「通牒」、「外交照会」。
《漢語大詞典》:照夜
谓光耀黑夜中。 汉 张衡 《思玄赋》:“ 丰隆 軯其震霆兮,列缺燁其照夜。” 汉 王粲 《神女赋》:“戴金羽之首饰,珥照夜之珠璫。” 宋 苏轼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诗:“我观 文忠公 ,四子皆超越,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漢語大詞典》:不照
(1).不明了。东观汉记·明帝纪:“博观羣书,以助术学,无所不照。”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语助用不字例:“《卷阿》篇:‘矢诗不多’,传曰:‘不多,多也。’凡若此类,传义已明且晳矣。乃 毛公 亦偶有不照者,如《思齐》篇:‘肆戎疾不殄’,不,语词也。传曰,‘大疾害人者,不絶之而自絶也’,则以‘不’为实字矣。”
(2).方言。要不是。 孙芋 《妇女代表》:“唉!不照会写会看了,她哪来的这么大的胆子?”
《國語辭典》:晚照  拼音:wǎn zhào
夕照、夕阳。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诗:「杜陵斜晚照,潏水带寒淤。」
分類:夕阳
《漢語大詞典》:照对(照對)
(1).犹核对;对照。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贴黄》:“照对臣所统本军官兵一万二千餘人……实出战只有七千人。”文献通考·经籍一:“每帙止用元写本一册校正而已,更无兼本照对。第数既多,难得精密。”《元典章·兵部一·无夫军妻配无妇军》:“今后莫若将此等鰥夫寡妇照对年貌相应,官为配对成户,与国出力。”
(2).问话;对话。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十翁》:“俄持巨镜下照,了无寃业,即令诣总管司照对。”
《漢語大詞典》:照得
查察而得。旧时下行公文和布告中常用。 宋 曹彦约 《豫章苗仓受纳榜》:“今照得所在郡县受纳苗米加耗数目,已失祖宗之旧。” 明 张居正 《议处史职疏》:“照得史臣之职,以纪録起居为重。”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叔齐 就伸手向墙上一指,可真的贴着一张大告示:‘照得今 殷王 纣 ,乃用其妇人之言……此示。’”
《國語辭典》:照映  拼音:zhào yìng
照耀辉映。《晋书。卷二六。食货志》:「车如流水,马若飞龙,照映轩庑,光华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