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0,分4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夕照
照人
月照
落照
残照
照眼
照影
照临
照耀
返照
照水
斜照
日照
照见
照我
《國語辭典》:夕照  拼音:xì zhào
黄昏时的太阳。宋。陆游 野饮诗:「平堤渐放春芜绿,细浪遥翻夕照红。」
《國語辭典》:夕阳(夕陽)  拼音:xì yáng
1.傍晚时将西下的太阳。如:「夕阳西下」。唐。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诗:「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2.比喻年老。如:「我已是夕阳将坠,心静如水了。」唐。白居易〈秦中吟。不致仕〉:「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3.比喻没落。如:「夕阳工业」。
《分类字锦》:照人
张翥 题小景山水诗 野水碧于草,桃花红照人。
分类:照人
《骈字类编》:月照
唐 司空图 闲夜二首 其一 前峰月照分明见,夜合香中露卧时。
《國語辭典》:落照  拼音:luò zhào
夕阳。唐。王维〈送李太守赴上洛〉诗:「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
分類:夕阳
《國語辭典》:残照(殘照)  拼音:cán zhào
夕阳馀晖。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也作「残阳」。
分類:落日
《國語辭典》:照眼  拼音:zhào yǎn
耀眼,引人注目。唐。杜甫〈酬郭十五判官〉诗:「药里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宋。赵师侠 谒金门。沙畔路词:「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
《分类字锦》:照影
地镜图欲知宝所在地以大镜夜照见影若光在镜中者物在下也
分类:照影
《國語辭典》:照临(照臨)  拼音:zhào lín
1.照射。《书经。泰誓下》:「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
2.光临。《左传。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南朝宋。范晔〈乐游应诏〉诗:「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
3.上级对下级的照顾或督察。《诗经。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明。陆采《明珠记》第四三出:「斯人既有殊能,在朕可无曲赦,谅黜陟之惟允,见照临之无私。」
《國語辭典》:照耀  拼音:zhào yào
1.光线照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
2.光彩夺目。《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焕炳照耀,靡不宣臻。」
《國語辭典》:返照  拼音:fǎn zhào
落日反射。唐。杜甫 返照诗:「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阳落了下去,返照照著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也作「反照」。
《分类字锦》:照水
苏辙 近山不作看山计,引水新成照水庵。
晋公遗语唐世风俗贵重葫芦酱桃花醋照水油
分类:油脂庵庐
《國語辭典》:斜照  拼音:xié zhào
1.傍晚西斜的阳光。唐。上官仪〈奉和秋日即目应制〉诗:「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
2.光线从偏面照射。唐。李群玉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诗:「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國語辭典》:日照  拼音:rì zhào
1.伞。《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我在华胥国里是个贵人,今要一把日照也不能勾了,却叫我擎著荷叶遮身。」
2.一天内太阳所照射的时间。其长短随季节纬度、季节而变化。如夏天日照长,冬天则短。
《漢語大詞典》:照见(照見)
(1).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卢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 唐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诗:“月出 潘陵 尖,照见十六峰。” 茅盾 《子夜》十三:“闪电瞥过长空,照见满天的乌云。”
(2).详察;明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先主 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 先主 照见 孔明 肝胆,其肯发此言?” 明 李贽 《心经提纲》:“彼其智慧行深,既到自在彼岸矣,斯时也,自然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藴皆空,本无生死可得。”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七)》:“说得非常分明,这才可以照见 托尔斯泰 ,而且也照见那以 托尔斯泰 为‘卑污的说教者’的 中国 创造社旧旗下的‘文化批判’者。”
《韵府拾遗 哿韵》:照我
杜甫诗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