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熟  拼音:bù shú
1.没煮熟。如:「锅里的肉还不熟呢!」
2.记得不详确。如:「背不熟,就小心挨揍!」
3.不相识。如:「我跟他不熟,所以不知他的底细。」
《國語辭典》:积习(積習)  拼音:jī xí
1.长期形成的习惯。汉。蔡邕〈述行赋〉:「唐虞眇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
2.熟练、娴习。《文选。左思。魏都赋》:「剞劂罔掇,匠斲积习。」
《國語辭典》:诵习(誦習)  拼音:sòng xí
诵读学习。《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國語辭典》:详练(詳練)  拼音:xiáng liàn
精细熟习。《宋书。卷五七。蔡廓传》:「卿详练清浊,今以选事相付,便可开门当之,无所让也。」《北史。卷五七。周宗室传。邵惠公颢传》:「历事二京,详练故事,又深自剋励,文帝颇委任之。」
《漢語大詞典》:素习(素習)
(1).平素熟习。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所冀炉冶无创置之劳,工匠有素习之便,不烦铸本,自有利宜。”宋史·后妃传上·仁宗杨德妃:“﹝ 杨德妃 ﹞端丽机敏,妙音律,组紃,书艺一过目如素习。” 鲁迅 《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我要指出来的是‘大刀队’乃 中国 人自夸已久的特长, 日本 人虽有击剑,大刀却非素习。”
(2).平时的习惯。 清 朱一是 《花隐道人传》:“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籜冠草屨,曳杖篱落间。”
《漢語大詞典》:明习(明習)
明了熟习。史记·张丞相列传:“而 张苍 乃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南史·隐逸传下·张孝秀:“ 孝秀 性通率,不好浮华,常冠穀皮巾,躡蒲履……善谈论,工隶书,凡诸艺能,莫不明习。”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坚忍字:“ 淳熙 中,上益明习国家事,老成乡用矣。”《天讨·谕保皇会檄》:“内地绅士,明习法令,通晓政治,十倍尔等,尚不能得一议员之位,况尔等生长外洋,素与政界絶远者耶?”
分類:明了熟习
《國語辭典》:便人  拼音:biàn rén
1.熟悉某事的人。《礼记。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谓便人。」汉。郑玄。注:「亦言其谦也。辟仁圣之名,云自便习于此事之人耳。」
2.顺便为人办事的人。《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要觅个便人梢信往家中,取些盘缠,就要个亲人来看觑同回。」《儒林外史》第一九回:「随即拿二十两银子递与匡超人,叫他带在寓处做盘费。匡超人欢喜接了,遇便人也带些家去与哥添本钱。」
《漢語大詞典》:熟复(熟復)
(1).反复熟习。 宋 朱熹 《答胡季随书》:“所喻两条,前书奉报,已极详悉。若能平心定气,熟復再三,必自晓。”文献通考·经籍十三:“独以予之顽顿不敏,乃能熟復数过,而仅得其旨意之彷彿。”
(2).谓亲切,关怀。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李郭诏书:“ 唐 世之所以眷礼名将相者,绸繆熟復至此。 汉 晋 以来所不及也。”
《漢語大詞典》:夙习(夙習)
谓积习;素所熟习。明史·王应熊传:“近日诸臣之病,非临事不担当之故,乃平时未讲求之过也;亦非因循於夙习之故,实愆忘於旧章之过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絶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
分類:积习熟习
《漢語大詞典》:习水(習水)
谓熟习水性。史记·齐太公世家:“ 桓公 与夫人 蔡姬 戏船中, 蔡姬 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晋书·四夷传·林邑国:“人性凶悍,果於战鬭,便山习水,不闲平地。”
分類:熟习
《漢語大詞典》:熟烂(熟爛)
(1).熟透。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银杏:“一枝结子百十,状如楝子,经霜乃熟烂,去肉取核为果。”
(2).十分熟习。 清 方苞 《〈周官集注〉序》:“ 朱子 既称《周官》徧布周密,乃 周公 运用天理熟烂之书。”《孽海花》第二回:“其实我那 雯青 同年兄的学问,实在数一数二!文章书法是不消説,史论一门《纲鑑》熟烂,又不消説。”
分類:分熟熟习
《漢語大詞典》:闲习(閒習)
亦作“闲习”。 熟习。閒,通“ 嫺 ”。吕氏春秋·勿躬:“登降辞让,进退闲习,臣不若 隰朋 。” 宋 苏轼 《赐大辽贺兴龙节十日内中酒果口宣》:“嘉礼仪之闲习,宜宠锡之便蕃。” 章炳麟 《訄书·颜学》:“兵农水火钱穀工虞,无不闲习。”
分類:熟习
《漢語大詞典》:伤锦(傷錦)
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皮 欲使 尹何 为邑。 子产 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 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 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製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侨 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后因以“伤锦”谓不熟习政事而出任职官必将贻误公务。 宋 王安石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李王二公书画:“自此絶意荣望,敢意字民,復在畿邑,斐然学製,寧逃伤锦之讥,旷败必矣。”
《國語辭典》:习流(習流)  拼音:xí liú
娴习于水战的水师。《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
《漢語大詞典》:调习(調習)
(1).调治熟习。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卷前《杂说》:“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悦以使人,人忘其劳。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华严经疏钞·十回向品》:“心善调伏,不调令调,以寂静法,而调习之。”
(2).调教训练。诗·秦风·驷驖“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唐 孔颖达 疏:“诸马皆须调习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段宰妾》:“调习既久,容色殊可。 段 名之曰‘鶯鶯’,以为侧室。”《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选了一匹青色騸马,使人预先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