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燔燃
燃烧。 汉 马融 《东巡颂》:“烈火燔燃,暉光四煬。”
分類:燃烧
《漢語大詞典》:燔妻子
春秋 末年, 吴国 人 要离 为 吴王 阖闾 行刺 卫国 公子 庆忌 ,事先请 吴王 断其右手、杀其妻和子并焚尸于市,假装有罪而逃亡,以此取信 庆忌 ,终于行刺成功。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后因以“燔妻子”为毁家纾难之典。 清 吴伟业 《遣闷》诗之三:“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
《韵府拾遗 潸韵》:燔简(燔简)
董仲舒对罪在外者天灾外罪在内者天灾内燔甚罪当重燔简罪当轻承天意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燔荡(燔蕩)
烧光;焚毁。 隋 牛弘 《请开献书表》:“所收而西,裁七十餘乘,属 西京 大乱,一时燔荡。”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元年:“今两都燔荡,宗庙无主, 刘聪 窃号於西北,而陛下方高让於东南,此所谓揖让而救火也。”
分類:焚毁
《漢語大詞典》:燎燔
谓烧柴而祭。 宋 叶适 《故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 宋绍恭 ﹞亲燎燔奉祭,命 驹 謁冢下,皆如常礼。”
《韵府拾遗 元韵》:林燔
左思魏都赋师门使火以验术故将去而林燔
《漢語大詞典》:灾燔(災燔)
焚烧。《汉书·五行志上》:“在外而不正者,虽贵如 高庙 ,犹灾燔之,况诸侯乎!”
分類:焚烧
《分类字锦》:朝燔
费昶 思公子乐府夕宴银为烛 朝燔桂作焦。
分类:
《漢語大詞典》:燔刑
烧人致死的残酷刑罚。 郭沫若 《文艺论集·惠施的性格与思想》:“便在 欧 西中世纪,已经有多少思想革命家死于惨酷的燔刑了。”
《漢語大詞典》:燔丧(燔喪)
烧毁。 三国 魏 曹操 《薤露》诗:“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分類:烧毁
《漢語大詞典》:燔焫
燃烧。列子·周穆王:“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素问·五常政大论》:“火见燔焫,革金且耗。”
分類:燃烧
《漢語大詞典》:燔告
古祭天时焚柴祝告。 明 宋濂 《寅斋后记》:“凡牲醴之丰,祝号之雅,器币之节,燔告之严,皆命公典之。”
《漢語大詞典》:灵燔(靈燔)
燔柴祭天。
《韵府拾遗 元韵》:祭燔
孔丛子卫公子交馈马四乘于子思子思曰伋寄命以来度身以服卫之衣量腹以食卫之粟矣且朝夕受酒脯及祭燔之赐衣食已优意气已定以无行志未敢当车马之贶礼
《漢語大詞典》:以煎止燔
用加热来制止燃烧。比喻处理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已成之势。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 汉 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参见“ 以汤止沸 ”。
《國語辭典》:以汤止沸(以湯止沸)  拼音:yǐ tāng zhǐ fèi
比喻不但未能制止,反而助其为虐。参见「以汤沃沸」条。《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