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爆烞
象声词。竹木燃烧时发出的爆裂声。
《国语辞典》:起爆  拼音:qǐ bào
点燃引信或按压电钮,使爆裂物爆炸。如:「离歹徒所设定的起爆时间,还有多久?」
《漢語大詞典》:啪塌
象声词。器物爆裂声。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四:“她只得自己跑出去提水,回来时,只听见啪塌一声,瓮坛烧炸了。”
《漢語大詞典》:烞熚
象声词。形容爆裂声。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烞熚有声,而山臊惊惮。”
《漢語大詞典》:噼哩啪啦
亦作“ 噼里啪啦 ”。亦作“ 噼嚦啪啦 ”。
(1).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或东西撞击等的声音。 老舍 《宝船》第三幕:“什么花儿噼哩啪啦炒的香?”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四:“三个人就在那里,一边收拾一边玩耍,房间里噼哩啪啦,闹得翻了天。” 张抗抗 《夏》:“我呆立着,待铜钱大的雨点,噼哩啪啦打在头上,才知道雨头已经到达。”
(2).形容说话干脆、爽直,铿锵有力。 方之 《内奸》:“ 田老板 这番话,真真假假……感情却是真切的,激昂慷慨,噼呖啪啦,敲得当当响,把 曹约翰 夫妻两个都听呆了。”
《漢語大詞典》:噼啪
形容爆裂、拍打或东西撞击等声音。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一:“这时候,要是 老寿头 噼啪一挥响鞭,四挂大车隆隆地从人群中驰出村去,有多威风!”《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风卷起砂粒打得车篷噼啪作响。”
《國語辭典》:劈啪  拼音:pī pā
拟声词。形容燃烧时爆裂的声音或撞击拍打的声音。如:「木材正劈啪劈啪的燃烧著。」
《漢語大詞典》:劈劈拍拍
亦作“ 劈劈啪啪 ”。 象声词。爆裂、拍打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两个差人来,拖了就走,到得堂上,不由分説的,劈劈拍拍打了一百板。”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焚化纸锭元宝,奠了酒,那爆竹的声音劈劈拍拍的好不响亮。” 林建征 《莺歌海》:“模糊的天空劈劈啪啪地掉下铜钱大的雨点。”
《漢語大詞典》:砰砰声
枪击时发出的声音。例如:步枪砰砰的射击声;看到了闪光,听到了自动手枪发出的砰砰声。
沉闷的冲击声(如枪声或远处的炮声)
一种突然、尖锐的声音,短促、强烈的爆裂声。例如:步枪射击的砰砰声。
《漢語大詞典》:水机关(水機關)
机关枪的一种。放射时要灌水以防爆裂,故称。现已被淘汰。 茅盾 《幻灭》十二:“随你怎样勇敢的人听了水机关的声音没有不失色的,那东西实在难听!”
《漢語大詞典》:拉炮
爆竹的一种。以手拉之爆裂发声,故称。《人民日报》1981.1.17:“严格禁止非法生产和销售拉炮、摔炮等危险物品。”